事项:
德国柏林当地时间2013年9月4日晚,三星发布了备受关注的智能手表GalaxyGear。几乎同时,高通也展示了一款名为“Toq“的智能手表。GalaxyGear和Toq的发布,是国际科技巨头们竞逐可穿戴领域迈出的又一大步。这是今年继索尼在6月份上海亚洲通信博览会发布智能手表SmartWatch2后面市的又两款智能手表产品。
市场某些观点把可穿戴主题强扣于某些股票之上,寻找不被市场关注但却真正受益可穿戴主题的股票变得尤为重要。
可穿戴设备的关键在于智能传感器,产品符合两类特征(1.短小轻薄、2.柔性)的公司将在可穿戴时代大有可为
与其他电子产品一样,可穿戴设备需要配置电源管理、处理器、存储器;可穿戴设备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智能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专用集成电路ASIC)。MEMS在芯片封装须采用TSV/CSP技术,华天科技子公司昆山西钛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环旭电子SIP技术则将包括MEMS芯片在内的多颗芯片进一步封装从而进一步缩小产品体积。
受限于体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元器件需具备“短小轻薄”特征。全球被动元器件领军企业顺络电子的片式电感,尤其是新一代微型电感01005(尺寸仅0.25mm*0.1mm)需求量将爆发,同时技术壁垒极高。因而顺络电子也是可穿戴主题的重要受益股。
柔性化、折叠化显示屏将改善可穿戴设备最大缺陷(显示面积小)。由此生产薄膜触控及液晶显示核心原材料厂商康得新、万顺股份将最大受益于薄膜替代玻璃的长期趋势。
GalaxyGear硬件配置出色
硬件配置方面主要包括:
1.63英寸,320x320分辨率的SuperAMOLED触屏;
800Hz的Exyos单核处理器,512MBRAM及4GB机身存储空间;
内置全高清1080P影像录制的190万像素的BSI传感器和自动对焦镜头;
电池容量为315mAh,支持24~25小时正常使用;
金属机身外壳,塑料材质表带;
内置陀螺仪及加速度等传感器;
支持蓝牙4.0配对,支持USB3.0连接;
双降噪麦克风和一个扬声器。
当前智能手表主要定位于“手机伴侣”
GalaxyGear的主要功能通过蓝牙4.0与三星Galaxy设备连接来实现,连接后每当手机收到新短信、email以及其他信息时,GalaxyGear便会提醒用户,并在智能手表上快速预览;另外还支持三星SVoice语音控制,可通过手表完成调闹钟,拨出电话功能;在手表上可以直接拍照和拍摄视频;支持70多款应用,包括Lie、path、Pocket、Everote等知名应用。高通的Toq智能手表也是作为智能手机的第二屏幕,通过蓝牙与一部Adroid智能手机联系实现其功能。
科技巨头的试水之作,关键是代表了潮流方向
GalaxyGear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电池续航时间只有1天、大部分功能不能脱离手机独立实现、用户界面的直观感和速度不佳等。GalaxyGear作为三星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试水之作,后续改善空间还很大。在可穿戴时代刚刚开启之时,厂商们都是还处在探索开发阶段。但国际科技巨头们纷纷推出智能手表产品,更大的意义在于表明各大厂商们都已把目光聚焦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未来智能移动终端创新的潮流方向。
可穿戴设备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可穿戴设备正引领着各大厂商的创新热潮,产品多集中于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鞋等领域,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军事等,前景广阔。可穿戴设备有望接棒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十年引领消费电子潮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谷歌、三星、英特尔、索尼、卡西欧、LG、飞利浦、戴尔、百度、华为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开发,是各大科技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
各大研究机构都对可穿戴设备市场十分看好:
国际权威机构HIS发布一的份穿戴式科技报告显示,预计到2016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3900万~1.7亿件出货量。
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17年,可穿戴无线装置出货规模将成长至1.695亿台,2011~2016五年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41%。
Garter预计到2016年,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的市场市场规模将达100亿美元。
根据IMSResearch的预测,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3000万台增长到1.71亿台,2018年将达4.85亿台,2012~201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59%。
国内可穿戴设备受益上市公司
可穿戴设备将很有希望成为下一代电子产品的主旋律,市场空间巨大,必将催生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并受益于可穿戴市场大爆发的企业。我们从受益领域出发,梳理了国内可能受益于可穿戴市场爆发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