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于8月24日公布。指导意见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央农办等11部门,组织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意见》强调应秉承“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实施试点任务:1)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2)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3)建立抵押物处置机制,做好风险保障;4)完善配套措施,提供基础支撑;5)加大扶持和协调配合力度,增强试点效果。
盘活农村资源,松绑农民与土地的强联结,城镇化进程再加码。根据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目标是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4年的54.77%,未来五年要达到这一发展规划,平均每年需转移近2000万农村人口至城镇。面对城镇化推进已经到达瓶颈期,城市端的容纳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农村与农业资源难以流动,成为阻碍农民自主选择、阻碍人口迁移的巨大拉力。通过“两权”的抵押融资,打破农民与旧土地的强联结,打破土地难以流通的资源属性和制度障碍,给予已经身在城镇或者意图离开土地的农民实现财务自主的可能,将选择权归还给农民。农民与土地两者实现自由正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步骤。
金融服务加码土地流转,“两权”抵押迎农业规模经营。从另一面看,已经开展的土地流转试点基本解除了制度障碍,“两权”抵押的准入将是推进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的起点。通过“两权”抵押,农村金融将触及最为关键的资源--土地,从而逐步建立起以土地、物权为核心的融资和风控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真正服务于“三农”现代化发展、规模化经营。
土地走向适度自由化的道路,是农业产生规模效益的起点。从目前不断推动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的政策视角看,农村土地逐步走向自由化是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政策的主要目标,正是通过创造土地流转的可能,开启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种植效率,发展现代农业,从而服务于整体经济。站在农业变革的初期,对这一中长期趋势的坚定把握将指导未来五到十年在农业板块的投资方向:种植业板块是直接受益于规模化经营的一条主线,同时有强改革预期;种业、化肥、农药等农资板块将在规模化经营中获得产业升级、价值延伸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同步竞争格局改善的变迁;农村金融及农业互联网也将在此轮变革中得到长期发展。
我们梳理了各投资主线的重点标的:1)种植业板块:农垦系的北大荒、亚盛集团和海南橡胶;2)种子板块的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3)农化板块:金正大、史丹利、司尔特、新洋丰、新都化工、辉丰股份、诺普信等;4)农村金融及互联网:供销系的国农控股、辉隆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