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星图测控(920116)发布“星眼”太空感知星座计划 布局太空交通管理)
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26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丰秀东路中关村壹号西门A1座26层空中会客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司董事长胡煜、董事兼总经理牛威、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子航、高级副总裁罗丹接待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CGTN、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及投资者。
公司举办“星眼”太空感知星座发布会,正式发布“星眼”太空感知星座计划,致力于打造“太空星眼”系统,在公司主营业务框架内提供天基观测手段,作为破解太空交通管理服务困局的重要补充。根据初步规划,本次“星眼”太空感知星座拟由156颗卫星组成,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球、响应迅速的近地轨道监测网络。基于星图测控自主研发的“洞察者”空间信息分析基础平台和太空管理服务平台一一太空云,对在轨的卫星进行跟踪、定轨和编目,监测空间碎片,分析卫星轨道数据,预测碰撞风险,为卫星提供精准、高效的太空交通管理数据服务支持,有效应对日益加剧的太空交通拥堵与碎片风险,为航天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公司表示,太空感知卫星的突出优势体现在高时效性和高定轨精度两方面。在时效性上,依托星座的高频率观测、星上数据的自主处理能力以及地面站网的协同支持,可实现观测数据的快速下传与处理,显著缩短响应周期,提升效率。在定轨精度方面,凭借大视场相机、高分辨率感光芯片以及自研的高精度定轨算法等技术,可大幅提升空间碎片定轨精准性。相关能力的深度融合使太空感知卫星能够为在轨航天器提供快速、精准的轨道预报与碰撞预警服务,为太空活动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核心竞争力,公司指出一是全链条自主可控,公司已构建从卫星仿真、数据处理、卫星管理以及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能力体系,可全部由公司自主完成,保障业务闭环与效率优势;二是核心技术深化赋能,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在卫星在轨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依托太空感知星座等核心平台,结合地面站网资源,最终形成多星管理、调度能力;三是开放协同的生态布局,在系统构建方面,公司坚持开放协同、优势互补的策略。公司将深度参与相关卫星、载荷的研制、验证工作,针对卫星、载荷的生产制造及最终的整星发射环节,公司拟向业内成熟优秀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持续加强与业内专业单位及高校院所的合作,以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控股股东为中科星图(688568),实际控制人为中科院空天院,是一家以太空管理业务为核心,专业从事航天测控管理、航天数字仿真、太空态势感知、卫星在轨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围绕航天器在轨管理及天地通信,构建高效、智能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通信与太空交通管控系统,建设融合 AI 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太空云产品体系,提升航天系统的能力和效益,为全球用户提供太空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太空管理服务商。公司业务发端于航天特种领域,凭借核心技术团队在特种领域多年来高标准交付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所积累的技术优势,目前已全面拓展至特种领域、民用航天和商业航天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