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存储上下游紧急应对“超级周期” 供应链加码国产芯片)
在人工智能需求推动下,存储行业的“超级周期”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从上游芯片到终端厂商普遍成本承压,甚至有机构调低明年出货预期。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存储行业供应链正紧急备货、调整配置,同时以更大力度启用和适配国产存储芯片保障供货,业内普遍预计,涨价行情会延续到明年上半年。
涨价行情深度蔓延
“过去两个月存储价格加速上涨,这类情况多年不遇,远超业内人士的经验。”服务全球智能手机本土品牌的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厂商酷赛智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DRAM以4GB DDR4X为例,颗粒现货市场从今年初最低7美元/颗涨到11月中旬的30美元/颗以上,上涨3—4倍;Flash以64G eMMC为例,从年初的3.2美元/颗上涨到近期的8美元/颗以上,涨幅接近1.5倍。另外,随着海外AI服务器对eSSD的需求增加,NAND Flash也紧跟DRAM颗粒之后开始大幅涨价。
近期有报道称手机厂商暂缓本季度的存储芯片采购,甚至通过拆解库存手机来弥补新机存储芯片缺口,或者计划上调新机价格。
存储模组厂商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最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AI和云端应用服务的强劲需求影响,DRAM与NAND存储器的缺货深度和持续时间创下20年来最严重纪录。客户实际能拿到的货量仅为原本下单量的三成,甚至陷入“有钱也买不到货”的困境,使得部分国际电子品牌董事长、总裁亲自出面要货。其中,NAND Flash欠缺的部分产能被毛利更高的DRAM排挤,供给缺口更大,预计价格涨幅也比之前评估的更大。
本轮存储的核心推动力来自AI服务器需求,而超级涨价潮已经“反噬”到算力巨头。
受DRAM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英伟达已释放显卡涨价预警,计划暂停部分中低端显卡生产以应对成本压力。摩根大通日前警告,由于内存组件在内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英伟达可能面临短期利润率压力。另外,AMD也计划对旗下全线GPU产品进行近期以来的第二次提价,预计涨幅不低于10%。
作为国产算力头部企业,海光信息也罕见地提示存储涨价影响,称存储芯片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厂商的成本出现一定上升。
存储涨价还波及到了端侧算力龙头。瑞芯微高管介绍,第三季度由于DDR4存储芯片从供应短缺到价格暴涨,公司部分客户的中高端AIoT产品存储方案从DDR4向DDR5转型,订单节奏短期受到影响。
从“去库存”转向“比库存”
CFMS闪存市场分析师戴晓瑜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相比过往存储行情上涨,本轮存储涨价速度快、幅度大、品类多,特别是第四季以来步入普涨行情,存储模组厂交期也普遍延长,不少厂商几乎是1k、1k地‘挤牙膏式’出货。”
据介绍,当前国际存储原厂的供应重点都围绕北美市场服务器市场,9月以来加单到爆,导致对华供应受挤兑;即便有限的产能也会优先保障互联网大厂以及头部消费电子厂商,模组厂供货相对不足。
本轮存储涨价背景下,模组厂商从过往“去库存”向“比库存”转换。江波龙、佰维存储、德明利、东芯股份等均表示受益于景气度回升,有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分销商、封测厂等也披露其存储业务增长。
相比而言,A股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对存储涨价持有谨慎态度,公司对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指引环比增长2%,并未大幅跃升。中芯国际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存储大周期对制造业是正面影响,但对终端厂商OEM来说,确实带来了价格压力和供应保障的挑战,所以在制定来年生产计划时,客户普遍比较保守。
从成本来看,存储涨价对手机厂商影响不一,中低端手机普遍被认为首当其冲。
酷赛智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当前4G和5G中低端手机处理器普遍只支持DDR4X及以下存储,预计未来3年DDR4内存在中低端市场仍然是主流,替代的过程相对会比较缓慢;相比,中高端产品将会全面支持DDR5内存。
“部分手机品牌厂商已经与存储厂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会保障供应量,但是价格还是会随着市场进行调整,保量不保价。”酷赛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主要通过提前备货以及与存储厂商签订供货协议、支付定金锁定货源的方式保障供货量。另外,公司将根据市场成本变化动态调整产品出货价,在不影响手机核心体验的前提下,也会考虑调整存储的配置,如原以12GB+512GB为主的配置,会主推更具成本优势的8GB+256GB版本。
2026年笔记本电脑市场也承受着存储涨价压力。
联想集团首席财务官郑孝明近日透露,为应对AI行业引发的内存芯片供应紧张,公司正积极增加芯片库存,尽量避免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目前联想零部件库存水平已较平时高出约50%。
担心存储器抬升终端定价,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下修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出货预测,从原先的年增0.1%及1.7%,分别调降至年减2%及2.4%。
供应链加码国产存储芯片
综合各方反馈,本轮存储上涨周期有望再持续两个季度甚至贯穿明年全年。
“业界普遍认为2026年存储市场的整体紧张局势不会有太多缓解。”酷赛智能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后续存储走势主要看国际头部企业对AI的投资力度。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6年主要北美云服务大厂资本支出进一步推升至600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40%。
除了新增需求,戴晓瑜向记者表示,考虑折旧年限,还会有一轮服务器存储更新需求。但明年部分国际存储原厂对中国市场的整体供应量会略微持平甚至有所减少,并且资本开支持谨慎保守、灵活调整的态度。
资料显示,DRAM和NAND Flash产业的投资重心正逐渐转变,从单纯扩充产能,转向制程技术升级、高层数堆栈、混合键合以及HBM(高带宽内存)等高附加价值产品。国际原厂产能供给侧的保守调控有望进一步支持存储上涨行情。
不过,宏碁董事长陈俊圣向媒体强调,尽管存储器价格大涨,但涨价仍是中短期问题,不是长期问题。他认为,存储飙涨的缓解点需观察中国大陆DDR5产能何时开出,一旦实现量产,市场很快就会出现反转。
面对存储缺货涨价潮,供应链在积极启用和适配国产存储芯片。德明利高管介绍,为保障供应链稳定,公司高度重视供应链管理,已与包括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在内的多家核心原厂建立深度战略合作,构建了多元化供应保障机制。
在记者走访深圳华强北市场时,不少商家向记者推荐搭载国产长鑫存储的DDR4内存条作为涨价缺货的替代产品,并称国产存储颗粒性能不输海外一线原厂。
“国产存储芯片技术与产能正在提升,已经能够满足部分场景需求,主要在国内服务器、手机品牌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目前ODM厂商仍以保障供应为核心,同时也会积极探索与国产存储芯片的合作。”酷赛智能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市场分析机构Counterpoint在6月预测,长鑫存储今年DRAM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0%,在整体DRAM市场的出货份额预计将从第一季度的6%增至第四季度的8%。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最新预计,尽管国产手机高端机主要由海外存储原厂主导,但是国产原厂在本轮涨价中得到大量应用,已经成为关键供应商。
作为长鑫存储关联方,兆易创新持续从长鑫存储采购代工生产利基型DRAM等产品,双方关联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兆易创新高管介绍,公司利基型DRAM产品量价齐升,公司今年新量产的DDR4 8Gb较快抢占份额,明年公司将实现自研LPDDR4X系列产品的量产,并着手规划LPDDR5X小容量产品的研发;另外,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长鑫存储正式发布其最新DDR5产品系列。
爱集微咨询总经理韩晓敏此前在出席活动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数据中心及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与拓展,存储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国内厂商在全球产业链话语权增强,不仅在传统利基市场占比提升,在边缘端新兴市场也逐渐具备主导供应与方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