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海证券:看好未来国产种植牙赛道的潜力提升 建议关注通策医疗(600763.SH)等)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需求供给充足、老龄加剧背景下,种植牙增速快、对比发达国家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国产化率低,该行看好未来国产种植牙赛道的提升潜力,评级“推荐”。建议关注:通策医疗(600763.SH)、国瓷材料(300285.SZ)、正海生物(300653.SZ)、奥精医疗(688613.SH)、大博医疗(002901.SZ)、康拓医疗(688314.SH)、现代牙科(03600)、家鸿口腔。
国海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种植牙赛道:
需求旺盛与供给充足,理论市场规模超千亿。种植牙是治疗牙齿缺失的最佳方案,兼具医疗与消费属性。2020年我国种植牙植入数量预计400万颗,2016-2020年CAGR=30%。按消费端单颗种植牙患者支付7400元计算,2020年市场规模297亿元。国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将持续促进种植牙市场需求高速增长;首先从供给侧看,民营口腔医院数量由149家上升至723家,2016-19年口腔医生数量复合增速13.6%,口腔医生中掌握种植牙技能的约占20%,相对短的学习曲线使医生供应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
其次,缺牙数量跟年龄有强正相关性,老龄化将催化市场进一步增长,35-44岁年龄层人均缺牙0.4颗,55-64岁3.7颗,65-74岁7.5颗,根据人口测算即使低治愈率下我国种植牙市场存量规模可达1763亿元。最后从渗透率看,2020年我国每万人种植牙数量28颗,对比韩国(种植牙已经进入医保)的每万人632颗,有21倍差距,按发达国家渗透率每万人约200颗,价格以目前的50%计算,我国种植牙市场空间可达1060亿元,未来十年种植牙赛道高速增长确定性强。
种植体细分领域: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静待柳暗花明。种植体为种植牙中的核心耗材,约占消费者支付总费用中10.4%。韩系种植体品牌凭借价格优势(消费端价格为欧系1/3)推动种植牙平民化,受众面广,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至58%;欧美系厂商为种植体鼻祖,在表面处理技术、种植体材料、产品设计上均有优势,受公立医院和高端市场偏好,价格和利润率更高;国产种植体定位和韩系接近,但起步较晚受到韩系价格压制,市场份额预计在7%,约有10多家企业,总营收规模在2-3亿元,最大的营收约5000万元,目前尚未有成规模的种植体企业。2021年两会中,种植牙被提议纳入医保,未来随着时间、技术的沉淀,国产种植牙有望借助政策东风打开局面。
牙冠/义齿细分领域:
加工制作壁垒不高,上游材料附加值更高。义齿生产制作为“人工+数字化”流程,设计制作软件CAD/CAM部分由进口占主导,负责制作加工的技工所对劳动力依赖较高,壁垒低,格局较分散。我国为义齿出口大国,2019年出口义齿达1498吨。上游材料氧化锆单价较高,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高,利润率比下游可观,龙头有望凭借技术优势走出。
修复材料细分领域:
小而美赛道,高附加值竞争格局更优。口腔修复材料包括骨修复材料和口腔修复膜,骨修复材料用于种植牙中的骨缺损和骨量不足,2020年市场规模15亿元,CAGR=20%;口腔修复膜用于修复口腔软组织,规模13.5亿元,CAGR=29%。骨修复材料使用频率高于修复膜,但修复膜单价更高,毛利率可达90%以上。竞争格局看,瑞士盖氏在修复材料领域市占率70%,价格为国产2-3倍。国产市占率15-20%,有望凭借价格优势进一步进口替代,受益于口腔赛道的高增速、大空间,未来发展动力充足。
风险提示:国产种植体销售不达预期、价格战进一步加剧、种植体集采、技工所劳动力成本上升、氧化锆陶瓷行业竞争加剧、重点关注公司产品纳入集采、海外市场与中国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