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际金价年内第36次突破历史新高。自年初以来,金价始终维持强势上行态势,现货黄金与COMEX黄金期货价格累计涨幅均逼近43%,其表现远超全球主要股指、大宗商品及债券等传统资产类别,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
在避险情绪与宽松预期的双重加持下,黄金投资热度不断升温。面对已然处于历史高位的金价,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未来将走向何方?是高处不胜寒,还是仍有星辰大海?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这波黄金价格上涨背后由多重因素交织推动,并非单一动力所能解释,其背后是结构性、周期性和情绪性因素的完美共振。
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背书、价值恒久的“终极避险资产”,其吸引力被无限放大,成为资金寻找“避风港”的自然选择,推动需求上升。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强劲势头,成为支撑金价的重要基石。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增加99亿美元至2538亿美元,黄金储备余额占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比重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至7.64%,刷新历史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在全球央行购金调查中,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一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
央行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其持续性的购金行为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来源,更通过资产配置方向的调整,向市场传递了对黄金货币属性的坚定信心,这种示范效应显著增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决心。
美联储的降息决策,无疑是其中关键“催化剂”。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
这直接强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判断,目前市场押注年内可能降息三次,甚至增加9月降息50基点的预期。而降息会降低持有无息资产黄金的隐性成本,直接推高黄金估值。
机构集体看涨黄金
面对金价的持续走强,主流金融机构对黄金中长期走势保持乐观预期,认为多重利好因素有望形成持续共振。
建信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经理朱金钰表示,黄金配置策略优势显著,或有多重利好共振。第一,从经济层面上,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增加,滞涨环境中通常黄金表现较好。第二,在货币政策层面,美国进入降息通道,利好利率敏感型资产黄金;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分散其储备,有望进一步推动金价上涨。第三,在配置层面,全球地缘政治形势不确定性较大、国际博弈仍在继续,配置需求抬升或支撑金价上行。
华安基金认为,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后,后续的降息大周期或将利好黄金;此外,世界范围内地缘冲突频发,叠加当前高利率+高债务导致美国政府债务利息成本极高,以及特朗普干扰下的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美元仍处于下行趋势,央行购金延续,黄金仍在新周期的路上。
在美联储降息、各国央行购金以及避险需求走强等多因素的背景下,多家国际投行也上调了后续对黄金的目标价。
摩根大通发布的最新研报预计,现货金价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同时,若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冲击,投资者的资金轮动可能在两个季度内将金价推至5000美元高位。
高盛则维持黄金2025年底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4000美元/盎司的目标价,并提到金价升至4500美元/盎司以上的可能性。高盛还表示,如果有1%持有美国国债的个人投资者将资金转投黄金(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金价甚至会升至近5000美元/盎司。
瑞银预计,到2025年底金价将达到每盎司3800美元,高于此前预测的每盎司3500美元。到2026年中,金价可能在每盎司3900美元左右,此前预测为每盎司3700美元。瑞银表示,由于就业数据疲软,市场对美联储将重启宽松周期的预期正在提振投资者兴趣。此外,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也在支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