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大全能源一季度净利润直降超八成,毛利率跌至谷底,或难抵颗粒硅异军突起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陆雯燕 2024-05-27 10:49: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拥硅为王”的时代结束,随着2023年硅料价格暴跌,硅料龙头大全能源(688303.SH)也结束了三位数的增长,营收、净利润双双断崖式下跌。到了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归母净利润更是骤降88%。

硅料价格“内卷”加剧,大全能源一季度毛利率同比跌超七成,不足2023年末的一半。微利时代下,大全能源仍逆势扩充产能,除在建项目外,还斥资150亿元加码硅基新材料。

证券之星注意到,硅料赛道一直存在棒状硅和颗粒硅的路线之争。一直以来,棒状硅都是市场主流,但如今颗粒硅被视为有望打破现有市场格局的差异化产品。在硅料价格难有起色的情况下,大全能源还将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技术攻势。

业绩连降,现金流告负

2022年,在“双碳”战略支持下,光伏产业各环节扩产提速,多晶硅环节虽也在加速扩产,但受制于技术难度大、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等因素,扩产进度相对滞后。上下游的产能错配、供求关系变化,使2022年多晶硅价格基本处在高位运行。

大全能源也在2022年收获自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09.4亿元、191.21亿元,同比大增185.64%、234.06%,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

然而,2023年,受产业内周期性库存消耗叠加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影响,国内多晶硅供给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多晶硅价格快速回落,2023年硅料(多晶致密料)价格下降约70%。

受此影响,大全能源业绩巅峰跌落。年报显示,大全能源2023年实现营收163.29亿元,同比下降47.22%;对应归母净利润57.63亿元,同比下降69.86%。大全能源表示,受光伏上下游供需关系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虽然产能释放,销量上升,但营业收入仍出现较大下降。

今年一季度,受硅料端供需不匹配影响,硅料价格仍处于探底下跌过程中。据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区间为5.85万-6.01万元/吨,N型硅料成交均价区间为6.96万-7.21万元/吨。

硅料价格不断逼近企业成本线,大全能源业绩难触底回升。一季报显示,大全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9.82亿元,同比下降38.6%;实现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下降88.64%。

硅料价格下跌,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能科(002015.SZ)、新特能源(01799.HK)等硅料龙头业绩均大幅下滑。一季度,通威股份实现总营收195.7亿元,同比下滑41.1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9.15%至-7.87亿元。协鑫能科实现营收24.14亿元,同比下降11.09%;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下降39.58%。新特能源实现营收56.01亿元,同比下降44.47%;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下降89.65%。

值得注意的是,大全能源一季度营收与毛利双双下降,营业总成本抬升77.96%至25.3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随之下降131.03%至-16.68亿元。

毛利率骤降,逆势加码产能

大全能源的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高纯多晶硅占大全能源的收入占比约99%。在硅料跌价的影响下,大全能源2023年的产品毛利率减少34.48个百分点至40.35%。其中高纯多晶硅毛利率39.97%,同比减少34.72个百分点;副产品及其他毛利率98.25%,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毛利率下滑趋势更严重,同比下滑76.85%至16.71%,已跌至上市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对老装置进行产品升级改造;提高蒸汽、电力等二次能源利用率;对原辅料产品品质进行优化调整是公司提升毛利率的主要路径。

业内普遍认为,扩产潮催生的大量产能无法消纳是降价的主因之一。即使面临产能消纳渐慢、业绩表现走弱、价格预期低迷等情况,大全能源依旧选择逆势扩产。

2023年12月,大全能源宣布在新疆石河子投建大全能源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15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20万支圆硅芯项目;二期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00万支圆硅芯项目。

事实上,大全能源加码产能的步伐一直未曾停下。2023年,内蒙古包头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新增产线建成达产,大全能源名义产能从2022年底的10.5万吨跃升至20.5万吨,产能同比增长95.24%。受益于产量增长,公司2023年实现多晶硅销量20万吨,同比增长50.48%。

此外,正在建设中的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历经一次延期,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达产。项目达产后,大全能源累计年产能可实现30.5万吨。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产量为28-30万吨,其中二季度产量为6-6.3万吨。

产能扩张迅速,大全能源固定资产也随之激增。截至一季度末,大全能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78.2亿元,同比增长98.37%,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为62.61%。其中在建工程84.72亿元,主要为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在建项目及1000吨高纯半导体硅料项目。据悉,大全能源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首批产品于近日顺利出炉。

颗粒硅来势汹汹,技术之争或难避免

在多晶硅生产上,全球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改良西门子法棒状硅,一种是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大全能源是棒状硅的主要玩家之一,而颗粒硅的代表企业则是协鑫科技(03800.HK)。

与西门子法棒状硅相比,颗粒硅具有体积小、流动性强、无须破碎、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完全避免掺入杂质的风险,在品质、成本、减碳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硅料的价格压力下,2023年已有不少企业转而布局颗粒硅。据华夏能源网统计,2023年布局颗粒硅的企业由2家增长到7家,产能也由2022年的不到16万吨,增至2023年的40万吨,规划产能更是达到90万吨。

此外,颗粒硅近年来市占率也不断提升。2022年颗粒硅市占率约10%,但目前仅协鑫科技一家的市占率就已经突破20%。据协鑫科技此前介绍,目前颗粒硅生产成本仅为35.9元/公斤,较西门子法降低30%。根据大全能源一季报,公司产品单位成本为45.99元/公斤,单位现金成本为40.5元/公斤。

协鑫科技公告显示,预计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新增产能在今年下半年全面达产后,公司的整体颗粒硅平均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第一季度的平均销售均价(含税)约55元╱公斤。而同期大全能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54.92元╱公斤(不含税)。

InfoLink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颗粒硅价格范围跌至36.5-38元/公斤,跌幅约为5.1%。与棒状硅的价差从年初的6元/公斤缩减到目前的4元/公斤,这对于大全能源而言似乎并不是个好兆头。

徐翔也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些年在颗粒硅头部企业的不断科技攻关和技术瓶颈突破的努力下,颗粒硅原来存在的质量短板有了明显的提升,取得了较大进步。目前下游的拉晶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颗粒料作为补充,且N型颗粒硅现在在市场上有了公开报价,售价水平接近P型棒状硅。因此未来棒状硅和颗粒硅会以一定比例在市场上共存,且互为补充。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颗粒硅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竞争力,因此它可能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未来硅料市场格局可能会受到颗粒硅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全能源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