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通客车盘中再度触及涨停,公司实现12连板。
相比之下,今年A股机构重仓股股价表现异常艰难,新能源也好,白酒也罢,都没了昔日白马的傲气。类似中通客车这类的热门股却能往往一个月内涨幅超过数倍,这类妖股操作的逻辑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具体解析。
妖股的诞生往往伴随着计算的巨大需求
中通客车之所以表现如此强悍,还离不开蹭上的核酸检测车概念。
5月6日,中通客车官网发布消息称,五一期间,中通客车一次性交付了18辆核酸检测车。
安信证券认为如果国内全面推行核酸检测常态化,每月检测量将达到49.0-68.6亿人份,对应的市场空间为122.5-171.5亿元。这对于中通客车这类能够提供移动核酸检测设备的厂商将会充分受益。于是中通客车开启了连板模式。
中通客车的炒作模式和《嘉信理财持续创新之道》里讲的保龄球泡沫十分类似。
大约1962年左右,华尔街分析家写了一份报告,称今后每一位美国人每周要花2小时打保龄球。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很多投资者都开始关注保龄球相关的股票,保龄球公司和保龄球鞋公司的股票都在暴涨,因为保龄球要用粉笔记分。当然,最后的结果都是一塌糊涂,如果把美国人口乘以每周两个小时的运动量,就能得出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是典型的华尔街制造出来的假象,投资者是最后掏腰包,为这些荒唐的测算买单。
从中通客车基本面来看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实际利好。从业绩来看,去年亏损严重,业绩趋势近年来起伏不定。2021年确实有些特殊,但是2018-2020年的净利润并没有太大改善。而营收(2017-2021)的同比增长则时而高时而低。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管理层的变动很大。根据四月十五日的公告,一位董事辞职。另外,2月份有3名副总经理变动,2名非独立董事。若以去年为例,则变动较大,董事长及监事会成员均为新任。业绩不佳,管理层人员变动很大。
5月29日,在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并被重点监控后,中通客车终于首次在股价异动公告中官宣:核酸检测医疗专用车目前销量相对较少,对经营业绩未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这则消息出来后股价依旧高开高走,但是股价背后隐含着的泡沫终将破灭。
中通客车的另一泡沫也即将被戳破
中通客车的官网里还有关于房车的产品因此将会受益于露营经济。这露营经济便是第二大“保龄球泡沫”。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微信公众发文,自2001年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房车下线以来,房车在中国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如今中国房车市场的“激进式”进化终于开始在2021年高增长后,2022年1-4月销量下降10%,4月下降55%,逆转了2022年的增长势头。疫情之下,跨省出游受到一定限制,房车露营成为“微度假”的“新宠”。但受到疫情影响,房车生产遭遇巨大的打击,原因也是上海周边是房车主产区,受灾于上海的损失巨大。相信2022年新冠疫情的现状让消费者更清醒,疫情对长途和海外旅行的影响仍极其巨大,房车露营市场必将恢复良好增长。
文章的内容总体还是对未来房车市场乐观,但是作者并没有对露营经济的市场进行夸张的解读。但是券商研究员们却控制不住自己开始喊多了。
有券商研究员非常自信的给出了数据支撑,判断露营经济市场空间广阔: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1个营地可容纳200顶帐篷(相当于200个家庭)、单个家庭消费5000-1万元,按每周末1次,估计目前国内约2000+个营地,目前露营市场容量约为1000-2000亿元,空间巨大!”
这无疑又是僵硬地将全国的需求进行了一次完全不考虑别的影响因素的运算。小编这边建议这个研究员再去温习一下计量经济学有关多元回归分析的内容再作报告,以防止再度误导投资者。
相比之下国信证券的研究比较理智。他们认为随着国内疫情的反复散发以及二级市场上相关主题个股的上涨,露营相关话题的讨论度明显上升。本轮国内露营热潮的缘起于国内疫情,但目前所议的露营主要是带有过夜住宿性质的中高端消费模式,即需要有审批合格的露营基地。而目前中国露营产业多为尝鲜消费特征,且体验感不足。复盘国外露营活动发展历史(实质为房车经济延伸),展望中国露营产业的未来,依托酒店模式下的店中店模式或为当下露营经济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