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股票ETF和短债基金爆红后 基金公司打造新“爆款”

来源:证券时报 2018-12-10 09:04: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股票ETF和短债基金爆红后,基金公司打造新“爆款”,瞄准三方向)

回望2018年,尽管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新基金发行仍不乏亮点:不论是权益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逆市受到资金追捧,还是短债基金异军突起;不论是央企改革ETF风光揽金,还是战略配售基金引爆市场,“爆款基金”并未在低迷的市场上缺席。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动投资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明年权益ETF仍是不少公募布局的重点。不过,随着收益率优势的萎缩,明年短债基金“风口”难再,未来公募将打造特色化、风格化的产品线,分析并培育“爆款”基金的生成基因。

权益ETF仍是多家公募明年布局重点

今年以来,ETF产品成为一大风口。在权益类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相关ETF产品却备受追捧,多只产品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规模大幅增长。华安基金的指数基金经理许之彦表示,今年一年他们ETF产品规模的增长超过过去14年增长的总量。

不仅如此,ETF的种类在今年也得到丰富。战略配售基金、央企ETF、地方债ETF等多种类ETF产品争相面世,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也取得了相当大的发行规模。

上海某中型公募基金认为,指数基金的快速发展,是市场日趋成熟的一个标志。去年以来,A股先后“入摩”、“入富”,公募FOF和养老目标基金相继入场,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长期配置型资金。指数基金凭借其投向明确、费率低的独特优势和工具化特征,在这轮机构化大潮中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不少基金公司持相同的观点。有基金经理认为, 今年ETF的扩张只是一个开始,参考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未来国内ETF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俞涛认为,目前,投资者对指数基金尤其是ETF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但从产品的规模和产品的丰富程度来看,仍处于培育阶段。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未来将加强在ETF领域内的布局。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从经济发展周期看,明年二三季度经济可能触底反弹,也是战略性布局权益产品的重要时间窗口,届时公司会重点布局权益产品和指数量化策略基金。

一些大型公募基金开始规划ETF的全产业链布局。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表示,未来会做ETF产品线的规划,现正在开发储备重量级的产品,ETF是公司未来几年战略布局的重点。他们不仅要在宽基、行业领域布局,还会在大小盘、风格、境外市场布局,也包括白糖期货ETF以及近两年逐渐兴起的Smart Beta产品。

“未来我们布局指数的顺序是从大盘宽基指数到细分行业指数,从投资策略指数到多因子指数,布局多层次、细分产品线,希望提供一站式的ETF配置方案,让资金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配置产品。”前述基金经理表示。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表示,指数基金肯定是明年的重点,主要布局ETF,计划将一些分级产品做成ETF。他表示,根据市场环境不同,主要在三方面布局指数基金,一是选择比较有前景的行业指数,二是选择沪深300等大宽基指数来布局,三是特色指数产品。

还有一些公司表示计划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优势ETF项目。海富通基金自2014年以来发行了三只特色债券ETF产品,成为最早布局债券ETF细分领域的公司。未来打算借助此前债券ETF发行经验,继续深入挖掘市场潜力,根据久期和评级的不同,进一步研发固定收益工具类产品。

国泰基金则将着力布局行业ETF。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表示,此前,国泰基金在行业ETF方面布局较早,接下来还将继续进行行业ETF产品线的布局。近期他们刚刚获批一只医药行业ETF。

尽管仍处于发展初期,但ETF领域内的竞争已非常激烈。农银汇理基金分析,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整体发行情况不佳,除了战略配售基金、央企ETF和几只债券指数基金之外,新基金发行规模普遍较小。股票ETF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局,几家大公司垄断了宽基指数市场。ETF产品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系统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基金公司开发ETF产品,需要谨慎评估后再做决策。

一家华南大型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明年会继续投入ETF,投入的方向主要是场内。ETF是需要长期培育的,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非常可观,只有大公司才能砸得起钱。

短债基金“风口”难再

明年不会重点布局

除了股票型ETF外,随着今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放松,债市短端收益快速下滑,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下降,短债基金一度成为市场风口,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然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短端利率下行并处在低位,短债基金收益率的竞争优势难再,短债基金不会再成为明年重点布局的品类。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认为,短债基金在今年二、三季度比较适合,当时货基收益率下行,而股市低迷,比货基更加具备收益率优势的短债受到资金的追捧。根据他的分析,不论从市场行情还是市场热点看,短端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未来债券要想赚钱需要拉长久期做中长端的债券,期限利差在拉大,投资者很可能在半年内就可以感受到收益率的差异。“因此,这类产品我们今年布局热情很高,也获得了不少资金,但不会成为明年的重点。今年三季度以后也没有申报新的短债基金。”

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认为,短债基金今年的爆发是股市大幅调整、货基收益下行、信用债违约频现、短期债券表现突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伴随着越来越多短债、中短债基金申报和募集成立,预计明年该类产品的布局速度会有所放缓。考虑到未来投资须拉长久期才能有竞争性收益,中长期债券可能会接棒短债基金吸引更多的资金。

华南某大型公募基金产品部人士也表示,现在短债利率不是很高,与银行理财的收益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公司今年也推了短债基金,明年如果客户没有强烈的需求,不会主动去布局。

不过,业内人士也认为短债基金具备长期的价值,值得持续关注。上海某中型公募表示,从产品定位上讲,短债基金的预期风险收益水平介于货币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之间,流动性也不错,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配置,也是基金公司细分产品线上的一环。

特色化产品线是“爆款”基金的基因

谈及今年爆款基金频发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股市持续低迷,缺少赚钱效应,爆款基金出现在比较细分的产品类型中,说明部分具备风格化投资特点的基金公司,仍然可以在弱市中取得竞争性的优势。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今年市场呈现的两个极端:ETF受到资金追捧,说明大家认可市场底部的配置型价值;同时低风险的短债基金受追捧,说明大家仍有避险需求。他分析,市场出现爆款基金的现象是可以通过前瞻性研究提前预判的,未来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前瞻性研究去布局产品。

而各家公募根据自身投资风格、资源禀赋打造“爆款”产品,也成为业内的共识。农银汇理基金表示将为客户提供稳健的投资回报,海富通基金在绝对收益投资领域形成长期业绩优势,部分公募则选择利用明星基金经理的热度进行营销。

华南上述大型公募基金产品部人士分析,爆款基金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由监管推动的创新,包括一些公司在做的央企改革ETF,战略配售基金等;二是市场推动的创新,比如基金公司与城商行、农商行合作挖掘的投资机会,合作的产品规模也很大;三是投资上的创新,比如MSCI类型的产品。“至于明年出现爆款的预测,监管推动的产品,可遇不可求;投资上的创新产品,如果市场依然不好,也比较困难。所以,基金公司要加大跟城商行、农商行的对接和机会的挖掘,创造机会。另外,我们也打算明年找明星基金经理发行三年封闭的产品,希望打造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俞涛认为,仅就股票型基金而言,“爆款”产品往往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而客户来源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有效性的提高,获取超额回报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各家基金公司仍需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具有鲜明特点的产品线。

2019年基金公司重点布局三大类产品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芬

即将过去的2018年,ETF及短债等基金的火爆,给低迷的基金市场带来一股暖风。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基金公司了解到,多数公司2019年的产品布局将会延续今年的热点,重点聚焦在指数基金、养老目标基金及量化对冲类产品上。

指数产品将是长期布局方向

2018年是ETF大爆发之年,规模迅速增长,新产品数量也突破以往:截至12月7日,今年共成立32只ETF,为ETF发展14年来成立产品数最多的一年。多家基金公司表示,会根据自身特色将债券指数基金、ETF、指数增强型产品作为布局重点。

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明年权益类产品线主要推出三年封闭和指数型产品。明年股市不一定能很快好起来,债券基金的需求还在,也会继续债券方面的布局。

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俞涛表示,将借助多只债券ETF成功发行的优势,在固定收益指数产品方面精耕细作。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入场,基金公司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投资者将呈现更加机构化的特点。如何提供资产配置的解决方案和工具也是业内的一个重要课题。Smart Beta等指数增强型产品,以及以境外市场指数为代表的全球化配置标的将作为公司长期的研发方向。

国金基金产品部负责人宫雪表示,2019年的产品重点仍然是是固定收益和指数类产品。“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还会持续,有利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实现稳定收益。目前投资者在风险偏好上仍相当保守,固定收益类产品更适合投资者。其次,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好,权益类标的进入长期投资价值区间,指数类、指数增强类产品都会更有助于投资者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养老目标基金仍是重点

养老目标基金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创新产品,多家基金公司认为养老目标基金客户基数及规模增长空间巨大,将会重点布局。

农银汇理基金表示,行业普遍预期养老目标基金税延优惠政策2019年落地,第三支柱养老投资市场将逐步打开,养老基金一直是公司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公司已上报一只养老目标基金,后续还会上报更多产品。

俞涛也表示,养老目标基金是公司布局的重点。由于有税收递延的优势,预计养老目标基金将成为工薪阶层的刚需产品。海富通基金具有超过10年的年金、社保等养老金产品投资经验,公司将整合优势,用于未来养老目标基金的管理。

抓住契机发展量化对冲

股指期货受限三年后,今年12月3日再度获得松绑,股指期货的全方位松绑让长期投入量化业务的基金公司看到新的契机,2019年将加强布局量化对冲产品。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告诉记者,明年将主要投入绝对收益类基金,股指期货放松,公司在量化对冲方面也有很强的布局意愿。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公司在量化投资方面已经积累了14年的投资经验,未来将扩大优势,补足短板,做强量化。

农银汇理基金表示,量化投资方面,目前除个别公司业绩规模较好外,尚未形成头部垄断局面,仍然具有弯道超车的机会。2019年,股指期货可能会进一步放松,而股指期权、ETF期权等衍生品创新力度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投资衍生品的基金是未来产品创新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农银汇理在人才储备、技术系统方面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俞涛表示,股指期货松绑对于现有量化对冲产品是明显利好,大大提高对冲产品的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基金公司应用更灵活的衍生品交易策略。拥有丰富的对冲工具,是国际化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条件。未来随着境外资产管理机构入局、A股进一步纳入国际指数,这一系列的开放措施都将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相辅相成。专户产品具有更加灵活的投资方式,公司将积极把握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机遇,加大对冲专户产品的布局力度。

公募基金产品优胜劣汰大提速

今年370只清盘创历史纪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2018年公募基金清盘大大提速,370只的数量已经是过去数年清盘基金总数的两倍多。同时,新基金募集失败的情况也频繁出现,今年已有21只基金宣告募集失败。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低迷、净值下跌、委外资金大量赎回,是造成今年基金清盘的重要原因。当前,基金公司对于基金清盘已相当理性,将其视为正常的优胜劣汰。

清盘基金数量创历史新高

募集失败基金也大幅增加

今年,公募基金清盘数量达到历史高峰。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今年以来已有3700只基金宣布清盘,而2014~2017年清盘的基金总数为155只。

今年这370只清盘基金来自69家基金公司,也就是说市场上有超过一半的基金公司今年都有产品清盘,基金清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今年清盘的基金中,混合型基金最多,其次是债券型基金。

随着今年市场震荡,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委外客户赎回,一些基金规模迅速萎缩,“迷你基金”批量产生。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开放式基金清盘的条件为:基金净资产连续60天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持有人低于200人。天相投 顾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共有730只,而2018年二季度、一季度及2017年四季度的“迷你基金”数量分别为542只、428只、328只。可见,“迷你基金”数量处于上升趋势,未来这些基金面临不小的清盘压力。

除此以外,今年募集失败的基金数量也大为增加。去年嘉合睿金定期开放基金宣告合同暂不生效,成为首例募集失败的基金,目前已经有39只基金发行失败,其中混合型基金21只、债券型基金有17只。根据发行日期统计,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共有21只,超过2017年的18只。

基金清盘募集失败常态化

行业供给侧改革拉响

2014年公募行业首现基金主动清盘,近年来,公募基金清盘加速推进。截至今年,已经累计有525只基金宣布清盘。

华南某大型公募基金产品人士认为,今年市场上大量基金清盘,主要原因是委外资金的赎回,以及基础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前觉得基金清盘或者募集失败比较丢脸,但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基金清盘已经习以为常,基金公司都能够理性面对。”

关于基金清盘数量上升的原因,沪上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除了市场因素,如今公募行业基金数量超过5000多只,同质化严重,也有一定影响。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表示,今年股市赚钱效应不佳,在市值缩水和投资者赎回压力下,不少基金出现了迷你化的现象。“基金清盘、募集失败未来可能会常态化。一是因为基金的销售机构和客户是固定的,而基金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每家公司都要建立产品线,基金产品供大于求,自然会产生优胜劣汰的格局;二是清理掉运作不佳的小基金,可以让基金管理人减负,也是对投资者负责的表现;三是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产品被投资者认可的程度不同,缺乏渠道优势、历史业绩不佳、没能进入渠道白名单的公募,产品的募集和成立始终都要面临较大的挑战。”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清盘、募集失败,这是基金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优胜劣汰。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坦言,中国基金行业发展20年,基金的数量已增长到几千只,有的基金凭借卓越的回报,受到投资者追捧,同时必然也会有基金失去价值,黯然退场。迷你基金、基金清盘等现象是行业市场化的正常现象。

但他也表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只成功的基金产品背后,往往需要多个因素的叠加,包括发行时机、中长期的投资业绩、以及销售渠道的选择等。基金公司需要调整传统的销售方式和习惯,对每只产品都认真地进行生命周期管理。“目前的形势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开始理性看待首发规模,注重持续营销。未来的竞争局面会更加激烈,为避免小微基金和清盘基金的出现,基金公司还是要把核心竞争力落实在优秀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敏锐的产品创设能力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