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券商论市:A股投资风格偏向业绩主导 关注主题机会和消费品)
10月经济数据近日集中出炉,重磅数据透露出哪些关键信号?未来A股投资密码应如何破译?中国证券报本期邀请信达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师朱斌和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共同探讨。
经济有压力有韧性
中国证券报:如何解读10月经济金融数据?
谷永涛:从10月金融数据和资本市场表现看,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相对宽松,但实体经济获得融资并未明显提升。
近期主要经济数据反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但支撑因素仍存。年初至今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复苏,一方面反映了建筑产业链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带来投资需求。展望未来,基建投资触底回升的动力会逐步加强,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保持,但进出口压力或逐步增大,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保持稳定。
周旭:10月金融数据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尚未显化,从近期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来看,预计未来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降准等政策仍有空间。
目前经济需求端偏弱,房地产在政策调控范围,未来政策仍将会聚焦补短板、降费减税及民营企业融资发展问题,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端止跌企稳趋势将延续,但信用紧缩格局的缓解、社融增速的见底,直至需求端的提振尚需等待,整体经济依然面临下滑压力。
风格偏向业绩主导
中国证券报:作为经济的“晴雨表”,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风格会有哪些变化?
谷永涛:今年以来,主要的A股综合指数和行业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调。如果将指数的表现,拆分成市盈率与盈利的乘积,会发现今年多数板块的盈利仍然表现出回升,但估值的调整幅度更大,导致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而估值更多反映出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不佳。估值下跌的时间和空间,均领先于经济数据。
从目前市场表现看,A股整体估值已阶段性触底,但市场结构调整仍在继续。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经济的整体下行,上市公司的盈利也开始出现分化。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陆续出现“黑天鹅”,也印证了这种现象。应警惕前期估值调整后,是否会有盈利调整的过程。市场会对盈利能力确定性高、盈利能力强的板块给予更高的估值,市场也更多偏向业绩导向。
朱斌:10月经济数据出炉反映经济仍然处于探底过程中。2018年经济增速在二季度见顶后,之后几个季度逐级下行,目前并未见到见底迹象。预计2019年上半年仍将延续GDP下行趋势。有三个因素决定A股市场走势:风险偏好、流动性及盈利。当前盈利是向下的,但11月民营经济座谈会召开后,各个部门对前期偏紧的政策都有所调整,包括解决股权质押风险、保险资金入市、监管回归正常等,这些有效地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因此市场出现可观的反弹。
周旭:在强政策的支撑下,A股市场近期运行较为稳健,活跃度有所提升,赚钱效应此起彼伏。政策上主要变化来自于对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和监管层纷纷出台政策缓解股权质押风险,融资担保基金已在运行,再融资政策放宽,反映到股市上表现为前期经营遇到困境的中小市值企业的股票涨幅相对较大。
接下来,市场主流方向仍在政策相关受益板块或主题方面,恢复民营企业经营活力、稳杠杆大方向下结构性补短板、降费减税促进企业发展和消费,将是未来政策面主旋律。因此,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下,前期明显超跌的低价股、创投、高送转等概念品种走势较强,不过,随着个股超跌反弹行情逐渐运行至白热化程度,后续值得关注的是哪些板块及个股开始走出明显的趋势性机会,这有利于反弹行情的进一步深化,在目前时点上,建议更加关注估值业绩匹配度较佳的优质成长股机会。
不确定性犹存
中国证券报:股市和债市常常表现为跷跷板效应,当前格局下,投资债市是否为更安全的选择?继续留守股市该防范哪些风险?
谷永涛:随着今年权益市场的价格调整,股市和债市的跷跷板效应表现明显,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从年初震荡回落,债券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高于权益市场。目前的市场利率环境和政策条件下,未来利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债券市场的投资较为安全,但利率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被压缩。
历史数据对比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中低位置,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但结构上的调整仍然继续。分行业和板块进行横向对比,估值的差异仍然较为明显,高估值的板块未来仍有继续释放估值风险的可能,值得警惕。此外,在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上市公司盈利会受到影响,需要警惕业绩风险,以及商誉减值风险的释放。
周旭:相对而言,债市更具有稳定收益,尤其是在目前宽松预期增强的情况下,从确定性角度看,投资债市更为安全。不过伴随政策的出台以及经济数据的进一步确认,市场风险偏好反而触底回升,投资者对股市已经没有那么悲观,目前股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也具备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对于继续留守股市的投资者来说,风险防范意识必不可少,毕竟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犹在,首先年初以来,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有回落预期,投资者需谨防一些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其次,虽说政策层面发力,未来国内经济探底好转预期强烈,但政策向实体经济层面的传导存在时滞以及效用问题,如果未来经济数据未见好转,企业盈利持续恶化,那么市场仍有下行风险。
关注主题机会和消费品
中国证券报:年末股市投资机会存在哪些领域?投资者该如何择股?
谷永涛:无论是目前市场的预期,还是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经济继续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在这样的宏观假设下,股市两个板块会成为避风港:必选消费品和科技股。科技股的担忧,在于目前的估值仍然不低,且2013-2015年大规模并购之后,导致商誉占比较高,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及业绩承诺逐渐到期,商誉减值风险不得不谨慎。我们建议选择必选消费品。鉴于市场目前的估值结构,建议配置估值低于中低位置、近期盈利能力较好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纺织服装等行业。
从投资配置的角度看,目前市场的估值处于低位,长期的投资价值较大,但中短期持续在底部,甚至继续回落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过程中需要匹配长期资金,减少杠杆的使用,并预留部分现金以做足准备。在面临市场的波动之时,勿轻易操作,以长期配置的角度理解市场变化,等待市场走出底部区域,完成对价值的重估。
朱斌:当前股市虽然反弹较多,但总体仍处于低位,A股整体风险并不大。
创业板指有望呈现震荡向上格局,市场活力充沛,成长股与壳资源表现活跃;上证综指则相对创业板指为弱,呈现箱体震荡格局,白马股需要估值回归后再逐步跟随业绩增长。2019年,上证指数有望达到3200点,创业板指有望回归1700点。
行业风格上,国防军工、通信、传媒等成长类板块表现抢眼;券商受益于市场活跃也将有所表现。主题配置上,进口替代、壳资源(特别是资产注入板块)、新兴产业、科创板块都值得关注。
周旭:年底前政策主题性机会相对较大,比如壳资源、科创等主题有望反复活跃,还有一些公司本身经营不错,但受到情绪影响超跌,未来业绩有望好转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具体择股时,对于主题类股票,业绩真空期内高送转类品种值得进一步关注,此外,有回购议案的公司也值得重点跟踪,但主题选择应着重挖掘一些逻辑性较强,低位补涨的股票,勿盲目追高个股;对于基本面依然较好,成长逻辑较为清晰的云计算、通信及估值业绩匹配度较佳的优质成长品种,依然值得逢低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