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实体经济 金融如何 “脱虚向实”?
金融与实体的背离与失衡凸显了金融体系与经济的深层次矛盾。我国金融体系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成形于本世纪初,但进入2010年之后伴随着金融规模和体量的迅速膨胀,金融内生性问题也日益凸显,表现为“两难命题”:一方面,实体经济需要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鉴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仍是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进一步创造了海量的货币供给,导致各类要素更加集中于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加剧了资源错配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扭曲。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并存,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这造成了普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以及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近些年,实体经济回报率走低,对资金的吸附能力较低。近几年受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难以提供足够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制造业来看,自2008年以来,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都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名义物价指数。实体企业的不景气又进一步降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投资效率。据统计,2011年每带动1元GDP增长只需要1.5元的M2,而到2016年时每带动1元GDP增长则需要2.08元的M2。整个社会投资效率的下降又进一步增加了实体企业融资的难度。
通过考察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回报率,我们发现,自2011年以来,实体经济的资产回报率持续下降。2011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为9.09%,2015年降至6.47%。而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却在迅速攀升,2010年,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20.7%,2015年这数值达到了162.8%,实体部门的“高杠杆”风险较为突出。
在风险日益上升的大背景下,2017年7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金融发展奠定了主基调,强调金融须“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明确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中央隐患宏观审慎管理,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
本质来看,金融与实体发展互为因果,只要实体经济基础不牢,且金融利润远远超过实体利润,金融资本就会对产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萎缩,“金融膨胀、实体萎缩”情况就会愈发严重。因此,未来宏观政策侧重点应是“做强实体,做实金融”。通过提高实体生产力和竞争力,提高投资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宏观税负,让实体经济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如此,错配的资金、背离的金融才可能回归实体经济,真正从“脱实向虚”到“脱虚向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