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际金融危机不会周期性爆发)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有人担忧金融危机可能会周期性爆发,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亚当·珀森:我不认为金融危机会周期性爆发。一个国家能否保持经济正常运行,本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或抗压能力才是决定因素。虽然每一次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一些新兴经济体就会受到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市场会爆发全面危机。
尼古拉斯·维昂:未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发展重心会有所不同。英国会受到退欧的影响,但欧洲总体发展健康。对于欧洲领导人来说,让金融体系在面对下一次经济危机时有足够“回弹力”是他们需要优先考虑的。中国的决策者对宏观经济政策和供给侧改革都有很好的把握,但在(资金)价格等方面仍有提高空间,在公司治理等方面也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中国证券报:贸易不平衡是否必然存在?新兴市场应当如何促进贸易发展?如何看待WTO等多边组织在当下全球经济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查德·伯恩:双边贸易不平衡是很正常的,世界贸易真正重要的是要达到总体上的平衡。促进贸易发展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保护产权、良好治理等。此外,要建立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鼓励竞争,降低贸易壁垒,以及建立更富弹性的就业市场。过去20年,国际组织的角色是助力解决争端。世贸组织在解决国家间小的贸易争端方面很有效,但现在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国家开始不再依靠世贸组织了。
玛丽·罗夫利:现在全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电脑、手机等产品贸易量也迅速攀升,随之而来的就是跨境数据传输、数据存储隐私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多边机制来解决,但需要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条款。比如,判定网上购物个人信息的归属权,我们需结合隐私权、信息保护的权利等不同的体系。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对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方面的贡献?对于发挥“一带一路”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有何建议?
尼古拉斯·维昂:“一带一路”倡议很有建设性,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针对西欧与中国之间那些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的地区。未来更好发挥其作用仍需关注两方面:一是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借款达成的,对于某些借贷过度的国家,中国相关机构应当注意其信用和偿还能力。二是“一带一路”旨在改善世界、改善各国关注的共同问题,那么对作为承包商的非中国企业,也应当像对待中国企业一样公平开放。
玛丽·罗夫利:造成区域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有些地区更靠近国际市场。偏远地区的收入增长与沿海区域存在差距,说明了连接农村地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大力修建机场、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联通中亚、非洲与全球市场是帮助“一带一路”地区摆脱贫困、增长收入的重要方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比较新,很多项目是面向未来的。未来需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负债、社会状况改善等。此外,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要许多国际合作。以中亚农贸市场为例,一方面要确保这些中亚国家生产出中国消费者接受的高质量产品,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他们及时把握市场规律。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也要确保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保持开放。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多帮助。这些都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可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