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受益宝武整合协同优势 宝钢去年利润创新高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一鸣 2018-04-10 13:09: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4月9日晚间,宝钢股份(600019)披露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坯材4617.0万吨,同比增长21.5%,实现营业收入2895.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240.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2.2%。基本每股收益为0.86元,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0.45元/股,合计派现100.21亿元。

宝钢股份表示,2017年,公司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钢铁去产能的机遇,沉着应对市场波动,建立和持续优化多基地运营管控模式,聚焦“成本变革、技术领先、服务先行、智慧制造和城市钢厂”五大核心能力,在宝武整合、成本削减、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各方面均获得突破。

展望2018年,宝钢股份制定了“经营业绩保持国内第一;吨钢EBITDA挑战全球前三;全口径成本环比削减20亿元;宝武协同实现效益20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8%以上”的经营总目标。

硅钢销售规模全球第一

据介绍,宝钢股份目前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专注于钢铁业,同时从事与钢铁主业相关的加工配送等业务。2017年2月27日,公司完成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至此,宝钢股份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等主要生产基地,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

据年报披露,2017年,公司发挥宝武整合协同优势,坚持绿色精品智慧发展,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2017年,宝钢股份实现利润总额240.4亿元,保持了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与国内行业最优业绩。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公司硅钢产品销售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汽车板销售规模也进入了全球前三。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宝钢股份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公司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开发战略,紧密关注中国高端制造业如军工、核电、高铁、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高速增长,并研发储备更高端新材料技术,集中力量“从钢铁到材料”。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开发应用先进制造和节能环保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国、遍及世界的营销和加工服务网络。并且,公司整体技术装备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已跨越工业3.0阶段。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谈及行业情况,宝钢股份认为,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环保督查、取暖季限产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大量无效、低效产能退出,钢铁行业供给格局明显改善,全年粗钢产量8.3亿吨,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国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中国钢铁行业仍处在长周期的去产能和结构调整阶段。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在经营计划方面,据公司年报披露,与年度经营目标比,2017年经营业绩国内行业最优;吨钢利润在全球主要钢企中排名前三;全方位成本削减61.1亿元;宝武协同效益(13.6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为10亿元);湛江钢铁净利润23.1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8.8%,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展望2018年,宝钢股份制定了实现“经营业绩保持国内第一;吨钢EBITDA挑战全球前三;全口径成本环比削减20亿元;宝武协同实现效益20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8%以上”的经营总目标。

宝钢股份认为,2018年,全球钢铁需求预计小幅增长,中国粗钢产量、粗钢表观消费量与2017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2018年,宝钢股份计划产铁4563万吨、产钢4737万吨、销售商品坯材4568万吨、营业总收入2786亿元、营业成本2420亿元。

同时,对于2018年度新增的风险因素亦不容忽视,宝钢股份对此罗列三点:首先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美国税改落地,通胀预期全面升温,以“232调查”为代表的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带来不确定性。其次是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产能过剩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同时,环保排放标准日益严苛、政府监管持续加强,对国内钢铁产品供需态势、钢材价格走势以及钢企运营成本均将带来影响。此外,国内民营企业逐步进入高端市场,公司面临日益突出的产品同质化竞争以及销售模式转型、新材料替代等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宝钢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相关新闻: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