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连续跌停板的个数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ST保千里(600074.SH)和此前18个交易日一样再度出现跌停,这让其成为A股有史以来连续跌停板数量最多的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资产重组中的造假问题、原实际控制人庄敏涉嫌侵占公司利益等事件,是导致ST保千里连续下跌的重要原因;但其相当规模的股权质押比例,也同样成为其连续下跌的助推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统计发现,截至ST保千里共有13.33亿股处于质押状态且未被解押,占比超过其总股本的54.68%。
大比例的股权质押在股价下跌时给市场带来的压力是双重的:其一方面容易引发质押项目爆仓,带来次生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增加市场对于“爆仓事件”的恐慌情绪,进而导致跌幅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期亦有ST信通(600289.SH)等带有质押盘的股票也出现了同类情况;同时,备受关注、刚刚复牌的乐视网(300104.SZ)也存在这一风险。日前中证登、中证协、沪深交易所均针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出台了新管理指引和业务规则。
业内人士认为,在更大范围防范极端市场状态下的股权质押风险,仍然需要多个监管部门来强化协作。
多只个股风险显露
在公告宣布原实际控制人庄敏涉嫌侵占公司利益等问题后,ST保千里的股价下跌就一发不可收拾。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自该公司复牌以来,其股价已累计下跌达60.25%,跌至4.13元/股。
在ST保千里断崖式下跌的同时,其此前的股权质押风险已然暴露。仅在2017年,ST保千里就发生了7笔,共涉及2.99亿股的股权质押活动,融资人均为原实控人庄敏和第二大股东深圳市日昇创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且到期日尚未到来。质押发生期间,ST保千里股价尚在10.39元-13.38元/股之间波动,这也意味着,当前股价仅为上述质押活动发生时的30%-40%。
“质押率通常要比原本市值打折扣,而如果按照质押融资的常规约定,这些质押盘其实已经触及警戒线和平仓线,诱发爆仓。”1月24日,一位接近保千里的券商人士表示,“但目前状态一方面是股份被司法冻结了,无法执行,另一方面股票不断下跌,不具备处置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甚至有两笔股权质押发生在ST保千里去年7月份停牌之后,融资方和质押方机构分别是华融证券和湘财证券。
无独有偶,像ST保千里有着庞大“质押盘”的公司,还包括日前连续出现16个跌停的ST信通。数据显示,仅2016年以来发生且未到期的ST信通质押股数合计就达1.3亿股,超过总股本的20%。
更受市场关注的还有复牌的乐视网,经过长达9个月的停牌和乐视系的资金链断裂后,市场对股价大概率发生连续“撞击”跌停板的现象亦有预期。另显示其股权质押总量达14.01亿股,占自由流通股的比例高达55.15%,如此规模的质押盘在连续跌停的风险预期下也显得摇摇欲坠。
分析人士认为,近来股权质押风险的抬头绝非偶然,与2015年的“千股跌停”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有所不同,此次质押风险更多暴露在个别股票上,其发生原因与市场资金交易偏好的转变有关。
“之前是整个市场都在跌,这次这些个股暴跌的原因更多是资金流向了蓝筹股、白马股,而一些高估值股票则受到了冷落,进而让一部分‘现出原形’的股票出现了暴跌甚至爆仓的问题。”上述券商资管子公司副总指出。
全面“补漏”仍待协作监管
在近期频繁出现个股下跌背后的股权质押风险背后,监管层也在为这一活动进行补漏。
1月12日,中证协、交易所出台新的质押式回购交易监管规则,并对参与这一业务资金的融入、融出方强化门槛要求。
例如,新规明确提出,券商的大集合(公募集合资管计划)不得作为资金融出方,同时资金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
“这样安排是要提高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让公募形式的资金远离这一风险。”1月24日,中银律师事务所一位证券律师解读表示,“同时也是在贯彻投资端的降杠杆,既不给私募基金等交易盘以股权质押方式来放大交易杠杆的机会,也能够引导这类业务资金更多用于实体经济。”
1月24日,亦有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企业融资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约束主要针对质押式回购,而有大部分股权质押活动并非在这一系统内发生。
“股权质押也分场内和场外,目前的监管主要针对市场内。”上述券商企业融资部人士表示,“场内的质押式回购的系统比较好,走款、质押、托管等速度是非常快的,但也有很多股权质押是场外的,不走交易所这个系统。”
统计数据也呈现出质押式回购的“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按全口径统计,2017年全年A股市场共发生参考市值3.68万亿的股权质押规模,但如若只统计质押式回购规模,这一数字则为1.28万亿元,仅占全口径下34.78%。
在剧烈下跌导致爆仓风险高企的个股中,亦存在这一现象。以ST保千里为例,据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其尚处于质押状态的13.33亿股中,仅有深圳日昇创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去年4月12日质押的1.48亿股属于质押式回购。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股权质押业务的资金方、受益主体、通道方的多样化,要实现其风险防范进一步的全覆盖,显然要加强不同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
“因为质押式回购属于典型的机构业务,因此从这一业务着手也是对机构风险的重视。”上述券商企业融资部人士坦言,“但针对场外的股权质押风险,则需要多个监管部门系统加强合作,协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