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新华医疗回应并购后遗症:不会成为公司前进的障碍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小伟 2017-09-29 07:58: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华医疗回应并购后遗症:不会成为公司前进的障碍)

从2012年起并购重组明显提速的新华医疗(600587),近年来开始遭遇商誉减值拖累利润、业绩补偿无法兑现的尴尬。公司通过并购完善产业布局的道路难言顺遂。在困境与质疑声中,公司人士回应:新华医疗的选择是“砥砺前行”。约一个月前,刚刚上任的新华医疗董事长许尚峰9月28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路走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这不是公司前进的障碍。未来,我们依然会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继续通过自建和外延收购的方式加快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布局,完善大健康全产业链条。”

从低迷到突破

早在2002年9月,新华医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亮眼。上市之初,公司的业绩一直不温不火,2002-2005年,收入规模始终在4.15亿元以内,未能实现重大突破。

对于成长的“烦恼”,新华医疗把兼并重组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付诸于实践。2013年公司收购长春博讯和威士达。截至目前,长春博迅已连续五年超额完成收购时的盈利预测。最近三年(2014年至2016年)完成盈利预测比例分别为146.2%、149.6%、151.2%,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已超过7800万元。威士达于2014年3月纳入合并范围,其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超额完成收购时业绩预测,2016年已实现净利润1.41亿元,完成盈利预测比例为127%。

此后,为了完善制药装备产业链,新华医疗还先后收购上海远跃和成都英德。上海远跃专注于中药提取领域的制药技术及装备,符合国家中药现代化的政策,对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良好支撑。成都英德专注于生物制药领域的装备制造及工程总包,在血液制品、疫苗、单抗等生产装备制造及工程EPC方面有较强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0年-2015年,新华医疗营业收入从13.42亿元增长至75.5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37%,归母净利润从0.6亿元增长至2.8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9.21%。

在新华医疗不断完善公司产业布局的过程中,许尚峰深知“道阻且长”。他坦言,公司目前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主营业务整体盈利水平不高、部分设备类产品附加利润低、国际市场份额偏少等,但新华医疗应该坚持下去。

发力一体化经营模式

“十三五”一开局,新华医疗就遇到了“棘手”问题——成都英德业绩未达预期。2014年-2016年,英德生物净利润分别为3163.35万元、3252.24万元和-5057.83万元,明显低于之前的业绩承诺。

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或许,从短期财务表现来看,成都英德可能被外界看成一个失败的项目,但从5-10年来看,收购英德公司能够让公司以3个多亿的较小代价迅速进入生物制药装备领域,丰富了公司制药装备产品线,对公司制药装备板块的快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进一步完善公司制药装备产业链,完善公司战略布局。”

2017年在公司全面整合成都英德后,成都英德经营情况已得到改善。截至今年6月30日,成都英德在手订单约3.3亿元,甚至高于收购前水平,2016年6月30日在手订单仅6000万元。同时,未来随着新一轮GMP认证的到来,整个行业将逐渐回暖,成都英德后续经营将逐渐向好。

业内对于标的成都英德业绩未达预期基本保持着较为乐观的评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项目未来盈利能力还是可期待的,而且这个项目的确丰富了公司的产业链条。眼下,或许是它让公司陷入困局,但未来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也少不了它的功劳。”

用许尚峰的话来说:“新华医疗一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凤凰涅槃,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在产业链条上实现一体化经营模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华医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