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粮酒业“混改”萌动 中粮集团力推资产上市)
这两天,中粮集团的“混改”进程接连传出新消息。
先是中粮集团旗下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粮资本”)通过引入北京首农、温氏投资、弘毅弘量等7家投资者完成募资69亿元,新的“中粮资本”于25日正式挂牌成立;翌日,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总经理李士祎通过公司内部竞聘,兼任中粮旗下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同时担任中粮酒业副总经理)的消息不胫而走,按此前的选聘公告,这意味着中粮集团旗下中粮酒业的“混改”即将推进。
这与中粮集团年初的规划相呼应。当时,中粮集团表示:2017年内将力争推进中粮饲料、中粮酒业、中国茶叶三家专业化公司“混改”;到2018年底,争取18家专业化公司全部“混改”。如今,中粮集团已有中粮置地、中粮包装、中粮工科、中粮肉食、中国茶叶、中粮资本等14家专业化公司完成“混改”。而按照中粮集团董事长赵双连的说法,未来中粮集团将努力让百分之百的资产实现上市。
长城酒“混改”
从进程上讲,中粮资本的挂牌标志着其作为中粮集团下专业化公司“混改”任务的完成,而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竞聘落地,则是中粮集团旗下另一个新“混改”任务的开始。
将李士祎通过公司内部竞聘兼任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同时担任中粮酒业副总经理)与中粮集团“混改”进程挂上钩,源于今年7月中粮集团的一则“关于公开选聘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的公告”。7月10日,中粮集团公告,为进一步加强中粮酒业领导班子建设,推动长城酒业务快速发展,经中粮集团党组研究决定,面向集团内外公开选聘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同时担任中粮酒业副总经理)。其中,在“岗位职责”上明确五项职权,包括:负责制定长城酒业务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推进长城酒事业部企业化改革,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负责长城酒事业部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完成经营目标;负责推进长城酒事业部混合所有制改革;履行中粮酒业赋予的其他职权。显然,中粮集团的步骤很明确,即在强化中粮酒业的领导班子后,推进酒业板块的“混改”。
值得注意的是“中粮酒业”这个平台。2016年,中粮集团对旗下的几家酒类公司进行了调整,将长城葡萄酒、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酒鬼酒、黄酒等业务在管理架构上划归中粮酒业。中粮酒业也由此成为中粮集团打造的18个专业化业务平台之一。此前,长城葡萄酒、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等隶属于中粮集团旗下的港股公司“中国食品”。目前,这两块资产的业务仍在“中国食品”体系内;而酒鬼酒则是A股上市公司。
这让业内对中粮酒业的“混改”究竟会如何运作颇为关注。从人事上看,“中国食品”董事总经理江国金出任中粮酒业总经理,江国金同时也是酒鬼酒董事长。如今,随着主掌红酒进口业务的李士祎同时担任中粮酒业副总经理,似乎显示着中粮酒业的“混改”将从长城酒开启。如此,回顾今年7月公布的中粮“混改方案”中提出的企业化、市场化、多元化“混改”方向,把多元“混改”作为改革抓手。未来18家专业化公司,都将是独立法人和多元主体的架构。
中粮酒业的“野心”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酒业板块“混改”启动,中粮酒业的发展壮大目标就在眼前。
此前,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茶叶在对外宣布“混改”已顺利完成的同时,就发布了“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发展目标。而在“关于公开选聘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的公告”中,同样明确:新任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需与中粮酒业签订年度与三年任期绩效合同,到期完成双方约定的业绩条件的,可以续聘。那么,中粮酒业的“期望值”有多大呢?
查阅“中国食品”2017年半年报,中粮酒品类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13.81亿港元,按人民币口径,其酒品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这个规模在酒类上市公司中并不突出。
而李士祎的任务,当然要改变这个状况,而且被寄予希望。2014年伊始,在加入中粮集团七年后,李士祎就任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总经理。三年后,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已实现与13大葡萄酒主产国的80多个进口葡萄酒品牌的牵手,完成了从品牌布局、产业链整合到渠道影响力等关键性指标的发展布局,被业内看作“中国进口葡萄酒产业的领导者”。从经营业绩看,“中国食品”2017年半年报显示,期内中粮酒类业务销售收入增量主要来自进口酒业务的增长,这正是李士祎负责的业务,而长城酒按人民币口径整体销售收入下降8%。“中国食品”预计,2017年下半年,国产葡萄酒行业发展仍将面临困难,增长乏力,并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使公司酒类业务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当然,除了内生动力的发动,行业对中粮集团一直频频出手试图捕猎白酒企业也颇为关注。2016年底,中粮曾与剑南春传出“绯闻”。如果中粮同时在内生和外延上发力,对其尽快做大酒业将十分有利。而在“混改”的背景下,中粮酒业又增添了对外并购的“砝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