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一桥架沪港 资本更融通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许志峰 2016-11-17 08:56: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两年前的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起航。原本相对独立封闭的A股市场向世界开了一道“小口子”,却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如今,只要开通了港股通权限,内地的普通投资者打开交易软件,可以很方便地用账户上的人民币买到港元计价的香港市场股票。港股通,正让中国老百姓的财富配置变得日益多元化、国际化。

制度设计:成本最小化,效应最大化

与贸易开放不一样,股市跨境互联互通涉及监管、外汇、法律、交易系统、税务等多方面复杂问题,考虑稍不周,就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从这个角度回看,沪港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精巧的制度设计。简言之,就是成本最小化,效应最大化。

成本最小化,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便利、效率和实惠。沪港通开启之后,投资者可以使用沪市人民币普通股账户进行交易,交易过程与买卖A股基本一致,一键搞定。而且,投资者进行港股通投资不受换汇额度限制,也不用经历“人民币—港币—人民币”的资金流转,一币连两市,减少了两次货币兑换过程的“蚀汇差”。

成本最小化,对于资金流动来说,就是“交易过境,资金不过境”。以港股通为例,内地投资者买香港股票,只是通过内地券商下单,交易在香港撮合。但是钱、账户仍然在这边。沪股通方面,海外投资者来上海市场买股票,也是同理。不是每笔交易都需要资金的跨境流动,而只是两边交易的净量,由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进行清算。这样,就避免了资本的大进大出。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就表示,这种独特的创新交易模式,是深港通、沪港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成本最小化,对于监管来说,就是“本地原则为本,主场规则优先”。这让两地投资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沿用自身市场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投资对方市场,在监管透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迈出双向开放的脚步。当投资者到了对方的市场,就应遵循对方市场的规章制度与交易习惯,同时也享受对方市场监管机构的投资者保护。

两年来,两地监管机构为了沪港通的顺利开通,开展了大量监管合作、执法互助的工作。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至今年8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共办理涉港协查请求案件138件,双方相互提供通力协助。互相长期持续监管的互助是沪港通成功的核心基础之一。

能够有效管控风险的开放才有生命力,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方便的创新才有生命力。沪港通两年运行,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市场运行:投资者对这一新机制的熟悉程度与日俱增

目前,沪港通的总额度已取消,但仍设置了沪股通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105亿元人民币的每日额度。两年来,从交易情况看,沪股通的日均成交额50亿元左右,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20多亿元,所占比例也比较小。

如果由此得出沪港通“热度”有点不够的结论,就没有抓住重点。

一方面,从交易额的变化可以看出,沪港通的“热度”其实是稳中有升,投资者对这一新机制的熟悉程度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平稳的开局,本身就是最大亮点。这两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动荡,A股也曾出现巨幅震荡,但沪港通这座大桥依然结实稳固。正如一家香港媒体所评价:沪港通越是冷静理性,越是代表一个好的开局,它为进一步双向开放创造了更大的可能。

市场层面之外,沪港通在运行机制上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从参与主体看,沪股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贝莱德、富达投资、威灵顿等境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都已经开始通过沪股通配置A股。港股通大部分为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小,但基金公司、险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使用港股通渠道的意愿逐步增强。今年9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未来保险资金可直接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

从市场偏好看,沪股通资金偏好以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资金流入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金融地产、工业和可选消费,这三个行业的交易量占沪股通总交易量的69%以上。港股通的资金流入相对居前的是金融、工业和非日常生活消费品,这三个行业交易量占港股通总交易量的65%以上。

从资金流向看,从初期“北热南冷”到“北冷南热”,再到双向均衡,表明一窝蜂、跟风式的情况正渐渐淡去,投资者更多地从两市市场情况和自身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来决定自身的投资行为。

实践探索:“互联互通”可复制,深港通后还有沪伦通

在沪港通运行两年后,深港通已万事俱备。深港通即将推出,不仅可以看作是沪港通的升级版,更宣告这一全新的资本市场双向跨境资金流通模式,在实践层面上获得初步成功。

沪港通顺利开通和平稳运行,不仅为交易所之间的联通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也激发了全球各交易所之间联通的热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将沪港通称为交易所行业互联互通的“新趋势”。有学者建议,在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可以将沪港通成功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进行复制推广,再打开更多类似的通道,比如沪美通、沪欧通等。

两年来,相关的合作与探索正在展开:2015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投资2亿元合资成立名为“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公司。今年11月11日,财政部发布第八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其中特别提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关于沪伦通联合可行性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双方同意下一步将开展相关操作性制度和安排的研究与准备。

对于百姓而言,越来越多通道的打开,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选择,越来越多的资产配置方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老百姓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