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2016年年中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面对复杂的经营形势,中国长城资产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深耕并购重组业务,创新城镇化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多策并举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张晓松表示,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题中应有之义,更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履行“盘活存量”功能的职责所在。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金融的优势,立足于不良资产经营处置主业,充分运用并购重组业务功能,大力救助问题企业,全力服务中央确定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履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使命和责任。
聚焦不良资产主业 支持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
作为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的主力机构,中国长城资产秉承“化解金融风险、提升资产价值、服务经济发展”的使命,坚持“突出主业、综合发展”原则,以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建设优化“大资管”体系。
上半年,集团全面推进传统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一方面,加强同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先后与中再集团、平安集团、民生银行、上海农商行、安信信托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总对总”对接合作;另一方面,加大了不良资产收购力度。截至6月末,集团总计收购71个不良资产包,项目个数同比增长344%,新增收购债权出资金额同比增长408%。
深耕并购重组业务 助力实体经济“去产能”
上半年,集团全面推进以并购重组为核心的“大投行”战略,围绕医药健康、养老地产、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积极开展以上市公司为重点的并购重组和股权投资业务。
截至6月末,集团累计开发并购重组项目171个,其中涉及上市公司108家,占比63%,成功运作百川燃气、网宿科技、华夏幸福等15个项目,储备万鸿集团、陕汽集团等30个项目。
中国长城资产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并购重组业务的资源投入,2016年新设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专项并购重组基金,并通过创新交易结构设计,引入大量外部资金,进一步放大业务规模。
创新城镇化金融业务模式 做强“第三方”资管业务
上半年,集团不断创新城镇化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运用股债结合、“收购+股权投资+第三方资管”等模式,积极参与政府PPP项目、“四改一保”及刚需住宅项目,主动对接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城镇化项目。同时,大力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解决城镇化金融业务的资金来源问题。截至6月末,集团资管业务新增规模637亿元,资管业务余额1683亿元;新增授信额度560亿元,授信总额5560亿元;金融市场业务规模突破百亿元,涵盖债券、基金、券商资管计划和保险资管计划等。
稳健发展子公司 注重提高集团协同效应
上半年,集团各控股子公司稳健发展,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其中,德阳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增长迅速,线上业务交易量已经接近柜面业务的3倍,持牌分支机构增至55家;国瑞证券新设3家分公司、29家证券营业部的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准;长生人寿新增规模保费17亿元,同比增长376%;长城租赁、长城国际的上市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截至6月末,集团共开展协同业务新增规模544亿元,同比增加22%;集团协同业务总规模1130亿元,产品类协同业务规模985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75%和82%。
稳控业务经营风控 各项风控指标保持良好水平
上半年,集团更加主动地适应监管新规的变化,认真把握经营风险的新特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风险化解力度。一是坚决不触监管“红线”,做到审慎经营、合规经营。二是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严控不良率和逾期率。三是确保不碰法律“高压线”,切实有效防范道德风险。6月末,法人口径资本充足率16%,拨备覆盖率389%,其他监管指标均控制在年初确定的目标范围内,符合监管规定的标准。
此外,据了解,为推进对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并购重组,中国长城资产将以成立合资公司或并购基金的方式,与相关银行合作开展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并购重组业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