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曾公开表示,探索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改革试点。
“目前百信银行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监管部门已正式受理了百信银行的申请。毕竟百信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是一个体制和机制上的重大创新,所以还有一个流程在走,还不是监管部门的问题,最后的核准可能需要报到更高层面。”3月24日,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2015年11月,中信银行(601998.SH)与百度公司宣布联合发起设立百信银行,预计将成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模式的直销银行。
除了直销银行外,中信银行还想把信用卡和资管业务进行公司化运作。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设立资管子公司该行董事会已于去年批准,不过最终的落地还有赖于监管政策的细化和落实。
资管事业部4月初运行
此前,有消息称,中信银行已成立了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原交通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马续田将加盟任总经理。
方合英在会上表示,中信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去年经过董事会的批准,但最终还取决于监管政策。“为了不影响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管理层决定在子公司成立之前,先成立资产管理业务中心进行过渡。”
方合英介绍,“筹备中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按照事业部制,但事业部制基本上接近于子公司化的机制,有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相对独立的薪酬机制,相对独立的人才机制,给予一个比较充分的授权”。
他表示,新的资管事业部将在4月初开始正式地运营。一旦监管政策和国家政策对设立资管公司放开的话,将快速实行无缝地对接。
“我们感觉从现在监管的导向来看,设立资管子公司也是鼓励的方向,所以我们先做好资管事业部的准备”。方合英表示。
至于马续田是否到任,方合英称,“目前为止来看,我们在资管业务中心也没有任命,在员工的花名册上也没有他的名字,中信银行希望吸纳人才,最近我们很快就会有结果。”
信用卡公司上报监管部门
2015年7月,中信银行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开展信用卡业务公司化改制,并将设立中信信用卡公司。此事还需要相关监管机构核准,中信银行有望成为首个成立信用卡子公司的银行。
郭党怀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2015年银监会监管指导意见非常明确,给了市场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信用卡子公司、资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直销银行上面来积极地探讨。“我们第一个跟监管部门沟通,要把我们的信用卡做成子公司,时间进度上已经正式报银监会了,但什么时候核准,还有待于监管部门进一步细化监管政策以后才能有结果”。
对于信用卡的公司化运作,郭党怀称之为“有百利而无一害”。他表示,“子公司化以后,不与内部争资源。信用卡业务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如果在体制内的话要与内部争资源,因为有一个信用额度的问题;另外核销的时候,按照它的行业属性也应该快速核销,但是在体制内的监管目前还不能支撑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如果能够子公司化的话,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此外,在郭党怀看来,信用卡公司化运作以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是上市后能获得更高估值。“国际上通行的已经成型的信用卡公司,他们上市的交易规则比传统的商业银行要高得多,所以信用卡子公司化也是监管鼓励的体制上创新,目前中信银行在第一个‘吃螃蟹’。”
不良增速放缓
3月23日晚,中信银行也公布了2015年业绩情况。在经济下行期,和其他同业一样,由于不良贷款攀升和利润增速的放缓,传统业务面临一定挑战。
数据显示,中信银行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4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中信银行的拨备前利润95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4%。
从拨备前利润可以看出,中信银行的创富能力并未大幅减弱,而是计提的高达400亿元拨备侵蚀了利润。年报显示,2015年中信银行计提拨备400.4亿元,增加163.64亿元,增幅为69.13%。
截至2015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60.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96亿元,上升26.70%。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上升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7.81%,比上年末下降13.45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9%,比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孙德顺表示,由于2013-2014年的主动暴露,2015年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已经企稳。“我行的不良集中在批发零售业,这类客户占我行不良的比例达90%以上。加上不良主要是由中型客户形成的,从这几年暴露的情况来看,在前几年的处置中也积攒了一些经验,所以无论是清收、转让,都能够按计划完成。”
至于不良未来的趋势,孙德顺表示,今年的不良预期肯定还是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无论是不良率,还是不良额。当然我们希望尽量实现单升,别双升,这可能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但随着处置力度的加大,不良的增速在放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