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有很多人困惑,按照万科的江湖地位,还有多少企业能有资格做它的大股东?而万科日前公告拟增发收购深圳地铁资产,规模介于400亿~600亿,这才觉得万科临时能抱到深圳地铁这样的佛脚,算是抱对了。
深圳地铁至少目前还不是深圳楼市的主力军,更不是深圳楼市中活跃的民企。但未来几年深圳房地产的王冠戴在深圳地铁头上,似乎已无太大疑问。
有的地产公司辛辛苦苦打拼,年收入总算跻身“千亿元俱乐部”;有些公司大着胆子融资,杠杆之上加杠杆,胆大押宝还每次都对,运气好到无以复加……可任你财技再高超,股权运作再怎么眼花缭乱,也架不住人家在一线城市有地,尤其是低成本的地。
在2012年之前,深圳地铁的拿地方式是设定定向条件的公开招拍挂,提前锁定地价,而车辆段上盖物业属土地二次利用,免征地价或先征后返。
2012年之后,深圳市把土地作为一种资产,直接注入深圳地铁,此所谓“作价出资”,而不必通过招拍挂模式。
去年深圳地铁负责人透露,深圳地铁已取得8宗土地,开发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深圳市政府计划配置的项目开发指标为676.55万平方米。
拿到土地之后,深圳地铁项目开发速度并不快,却恰好享受到了土地大幅增值的收益。深圳地铁拿地成本不到1万元/平方米,而现在深圳即使偏远区域的地铁住宅也在5万元左右,更何况深圳地铁所拿土地主要集中在市区地铁沿线。
坐拥1000万平方米大幅增值的土地,深圳地铁的实力远非那些在招拍挂现场举牌子的公司能比,也因此完全有资格、有实力成为万科的大股东。
深圳地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土地储备。地铁线修到哪里,土地储备就增长到哪里。
这种模式是否合理?
全世界唯一盈利的地铁公司——港铁就是用这种模式。深圳、北京、武汉等地,也都仿效香港地铁“以地养铁”的模式,通过土地开发弥补地铁建设和运营亏损。深圳地铁的二期工程,财政投资比例已降到50%;三期工程开建前,深圳决定建立市场化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注入土地而非资金。
其实,政府筹措地铁建设资金,完全可以靠拍卖地铁附近的土地获得受益,地铁上盖物业也可以拍卖,价高者得,再拿这部分收益来建地铁,也是所谓以土地增值收益养地铁。如果让一个不熟悉地产的地铁公司介入地产开发,效率必然受到影响。
万科这次要拥抱的,正是这个体制受益者。万科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低成本土地,当然是万科股东之福,但也可能引发争议,此后政府还以什么理由,来向深圳地铁注入土地资产?
地产公司是资金无底洞,地铁公司也不例外,政府注入土地资产是为解决地铁公司的建设资金问题,地铁公司需要靠房产回哺本业,假如深圳地铁将地产资产注入万科,成为万科的控制者,靠万科的分红恐怕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