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因被监管层立案调查停牌达7个多月之久的金亚科技(300028.SZ)终于祭出自查报告。
尽管事前已有预期,但是金亚科技披露的财务造假涉及金额以及由此暴露的内控缺陷、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审计机构失职等问题依然惊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计算,金亚科技自查报告披露的2014年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未分配利润、净利润等9大财务指标合计调整金额接近12亿元。
据金亚科技自查报告显示,在其对9大财务进行的调整中,调整幅度最大的是其他非流动资产,调减3.1亿元,调整幅度高达99.84%。对此,金亚科技称,“2014年公司账上所列支付四川宏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宏山)工程预付款3.1亿元没有实际支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得知,2014年,金亚科技称下属子公司金亚智能与四川宏山签订金额为7.75亿元工程建造合同,需提前预付40%的工程款项,即需要预付3.1亿元。
“这种造假的逻辑类似于万福生科造假案,其逻辑是将虚增收入、虚增利润所导致的资金窟窿,通过虚构预付账款向外转出,以减少造假资金的存量缺口压力。”上述审计人士指出,这种做法可以在虚增收入的同时又实现资金的平稳或者缺口比例小。
自查报告另外显示,2014年末其未分配利润调减3.076亿元、调减营业收入3033万元、调减营业成本1628.63万元、调减营业利润1415.47万元、调减净利润1931.11万元,意味着这些财务指标被不同程度的虚增。
在9大造假的财务指标中,仅有其他应收款是调增,其余8项全部调减。更正前,金亚科技2014年其他应收款为1752.84万亿,更正后暴增至2.53亿元,调增2.35亿元。
实际上,金亚科技大股东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造成账实不符,已经被监管层立案调查,其实际控制人周旭辉将其所持天象互动10%股权评估值作价2.2亿元转让给上市公司,归还对上市公司的占用资金。
另外,金亚科技还调减了3213.267万元应收账款,其将原因归结为“在确认2014年销售业务时,未遵循谨慎原则,导致多计应收账款。”
金亚科技的巨额财务造假,也将为之审计的立信所推上了风口浪尖。
“金亚科技财务造假金额这么高,收入、成本、利润、货币资金等涉及金额这么高,肯定能查出来,至少会发现异样。”上述审计人士指出。
但是立信所为金亚科技2014年年报出具的审计结论是,“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金亚科技201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14年度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据2014年年报,立信所已为金亚科技服务9年审计,2014年的报酬为90万,2013年的报酬为86万,签字会计师为邹军梅、程进。金亚科技是第一批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迄今已有6年多。
这也意味着,上市前立信所就已为金亚科技提供审计服务。可以说,对金亚科技知根知底,可是为什么这么大的财务造假没有审计出来?
尤其是自查报告披露的货币资金竟然虚增了约2.21亿元,由更正前的3.45亿元调整为1.24亿元。金亚科技称,经自查,发现2014年货币资金账实不符数据,依据2014年年末财务报表货币资金科目余额与2014年末银行对账函的差异,调减了2.21亿元。
上述会计人士指出,货币资金比较好查,银行存款一发询证就出来了。而只要将银行对账函与财务报表货币资金一比较,就能发现异样,为何立信所的审计师没有发现?难道审计2014年年报时连对账函都没有发给银行?在其看来,货币资金跟实际数额不一样,很可能是因为涉及“财务造假”而腾挪资金。
1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致电采访立信所深圳分所所长胡春元,其表示“对该项目不了解,需要问签字会计师。”
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立信深圳分所,一位女士称,邹军梅在出差,程进很忙,也没时间接受采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