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华曙高科(688433)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39亿元,同比上升5.43%,归母净利润450.84万元,同比下降86.3%。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3亿元,同比上升10.41%,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9.83万元,同比下降53.21%。本报告期华曙高科存货明显上升,存货同比增幅达32.18%。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43.23%,同比减11.5%,净利率1.88%,同比减87.0%,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053.99万元,三费占营收比21.11%,同比增10.14%,每股净资产4.72元,同比增2.3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增41.8%,每股收益0.01元,同比减86.29%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持有华曙高科最多的基金为华安景气领航混合A,目前规模为22.51亿元,最新净值1.33(8月28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61%,近一年上涨69.62%。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胡宜斌。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钛合金的散热性不如铝合金,为什么在消费电子领域会选择钛材作为主要材料? 这方面是否会成为制约钛合金应用的瓶颈?除了钛合金之外,其他材料会考虑应用吗?
答:从材料本身的属性来说,钛合金的散热确实不如铝合金,通过传统制造方式加工钛合金难度较大。采用 3D 打印方式来加工钛合金材料,可以通过一些异型结构设计,比如镂空、增加流道等方式去实现散热,3D 打印在这方面相较于传统制造具有天然的优势。粉材并不是加工瓶颈,需要考虑的是具体应用零部件的设计以及终端客户的具体需求。尝试了很多材料的应用方案,最终会选取哪一种需要根据终端应用产品需求确定,设计者的思维在改变,未来终端产品的设计可能会超出现有的认知,采用钛合金以外的材料不无可能,甚至可能采用高分子材料。
2、根据公司 2024 年的股权激励方案,2025 年收入目标约在 6.9 亿左右,利润是否会有同步增长?
利润目标无法明确,根据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受股权激励股份支付和新基地厂房固定折旧摊销影响,较上年同期下滑超 90%,且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两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接近 20%,这些因素对净利润均有所影响。
3、今年航空航天复苏的情况怎么样?后续的趋势和展望如何?
从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部分项目的招投标结果来看,相较于前两年需求有所复苏,会有个复苏的过程。3D 打印在轻量化、复杂结构件、精密结构件制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公司也将继续重点关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不断地技术研发与革新,逐步提升 3D 打印的渗透率,拓展该领域的其他应用场景。
4、公司近期有两位大股东进行减持,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
兴旺建设是公司创立初期的合作伙伴,本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2%主要为收 12 年前的投资成本。国投创业基金是公司发展初期的重要战略伙伴,2018 年入股公司,本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1.2%。两位大股东对公司很了解,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通过减持释放部分股份,从战略、长期合作的角度寻求认可公司价值、能够长期持有公司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帮助优化公司股东结构。
5、据悉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布局 3D打印了,这对未来的竞争格局有什么影响?公司将采取什么策略应对?
有更多的企业进入 3D 打印,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是有助益的,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关注 3D打印,尝试使用 3D打印,这对扩大 3D 打印的应用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公司倾向于与行业内的大客户进行共同研发,深入了解具体应用场景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具体应用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个性化 3D 打印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