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漳州发展(00075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战略升级与业务优化,持续推进“十五五”战略规划制定;紧扣数智科技、新能源、水资源开发利用三大核心业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协同发展,为全年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营业利润6,450.3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1.10万元,同比增长4.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40.37万元,同比增长97.05%。
(一)数智科技
报告期,信产集团围绕漳州市“9+5”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锚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绘制内容涵盖“智慧城市与治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数字化与创新、乡村振兴与农林、政务服务数字化、医养及民生服务、智慧教育与文旅、生态环保与水务”八大方向,构建“一核引领、全域协同”的产业空间格局。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效,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漳州市城市大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处于研发阶段,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业务中台、视频融合平台、时空信息平台等基础支撑能力已建成;同时建设数据基础平台,上半年持续开展信息化市场投标工作,取得“漳州通”APP资产及运营权转让项目,开发并上线“候喜”闽南语识别功能等;启动漳州市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项目(一期),全力推进应用测试系统建设,推动急用先行项目服务应用落地。二是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初现雏形,通过构建“平台升级+业务创新+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电商产业服务体系,推动国内电商提质增效与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打造电商产业服务体系。三是产业数字化持续赋能,推动漳州市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实体化运作,打造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超市”,展示30余种网络安全、智慧能源等领域优秀解决方案,助力区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人才方面,深化实施“万才聚漳”行动计划,通过发展引才、产教融合育才、建强平台聚才等措施,持续优化人才服务质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2025年上半年,数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
(二)新能源
报告期,新能源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漳州市打造东南沿海清洁能源基地的部署,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光伏发电领域,通过资源自主开发和上游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发挥发展新动能。一是坚持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共同发展,稳步扩展公司业务服务范围,致力于打造漳州市领先新能源企业。集中式光伏方面:于2022年列入福建省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项目清单自主开发的漳浦盐场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项目用地已经全部移交,桩基工程完成85%,升压站各单体建设已经封顶。于2023年列入清单获批的漳浦六鳌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目前处于前期工作阶段;漳发新能源申报的“漳发新能源诏安四都25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及漳发新能源(漳州高新区)有限公司申报的“漳发新能源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靖圆片区110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列入福建省2024年度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项目清单,截至报告期末,“漳发新能源诏安四都25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已经完成部分铺设及外送双回路线;同时积极申请参加2025年的集中式光伏电站的申报。分布式光伏项目方面,公司聚焦各县(区)国有资产与工商企业场景资源,以内部协同提效和外部精准对接两中心发力,快速落实策略加速布局。通过强化内部业务板块联动、优化项目开发流程,同步深化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精准锁定厂房屋顶、公共建筑等优质光伏资源,实现开发节奏与资源储备的高效匹配。同时,通过与各区县成立的合资公司,统筹县(区)域的光伏资源,抢抓施工加快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网发电。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新增并网发电项目10个,新增装机容量27.99MWp,累计并网发电项目37个,装机容量99.45MWp。绿证交易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共建档立卡28个项目,累计核发绿证4.50万个,且已经对外出售首批绿证,开辟了绿色权益交易市场,为后续模块化销售、提升综合收益开辟了新路径。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三驾马车”(自投、合作投建、电站运营)协同并进,推动战略落地,创新多业态经验、合作模式及“漳州市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建成“示范站-标准站-补电站-便民站”的多层次、全场景充电网络,漳发特来电累计上线自投自营充电站30座,他投自营充电站1座;充电终端共483个。新能源汽车方面:精准研判市场动态,密切追踪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品牌矩阵布局,聚焦比亚迪、AITO问界等核心品牌开展全局规划,同时瞄准二手车出口、新零售模式、数字化平台等重点领域,加速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制水供水方面:专精供水服务事业,创新运营机制,积极打造“以供水服务为核心的具有完整产业链、区域竞争力的水务运营商”,推进水务业务的良性发展;紧跟数字化转型浪潮,完善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链条数据实时监控;推动新建楼盘给水设施建设与管理一体化、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2025年上半年制水量6,519.46万吨,同比增长1.65%;售水量4,846.60万吨,同比增长4.62%。
污水处理及生态治理方面:公司坚持“深耕主业、多元协同”的发展战略,持续巩固核心业务市场地位,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一是确保运营13座污水处理厂(含参股的古雷开发区北部污水处理厂)和内河项目的稳定运行,二是重点跟进漳州市移动能力排涝提升项目暨省南部区域应急排涝中心(城市排水防涝部分)、漳州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漳浦县城区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工程等项目建设;三是制定信息化转型总体规划,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整体采用“1纵+2横+N应用”的架构,纵向串联集团本部至权属公司至厂站管网等管理的业务需求,横向覆盖集团级综合运营管理和权属公司区域管理,构建多元化应用体系。2025年上半年,污水处理量合计5,949.51万吨,同比增长1.95%。
绿色建造方面:以联合体形式先后中标漳州市常山竹港溪防洪排涝提升改造工程(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漳州古城三号温泉酒店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漳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工程总承包(EPC)、南昌路、龙文南路等市政排水系统及部分排水单元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等四个项目,中标金额合计55,851万元,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同时持续推进已中标的漳州台商投资区厂网河湖一体化生态综合整治项目(EPC+O)、漳浦县城区污水收集与水环境整治项目工程总承包及运营一体化、漳州高新区绿色发展及产业配套设施项目之生态治理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等项目建设。
2025年上半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
(四)资本运营
报告期,资产运营持续开展存量资产盘活及剩余地产项目漳州漳发地产有限公司的清盘工作,优化管理架构,提升运营效率。燃油车销售方面,持续优化处置,开展品牌调整,深化关停并转,上半年启动三明福特和福州、厦门、漳州三地吉利远程品牌退网工作,持续推进南平福特、福州丰田、三明丰田退网进程及福建华骏观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注销工作。报告期,燃油车销售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
按《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规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销售(含新能源车及燃油车)收入合计5.73亿元,涉及零售业相关信息披露如下:
1.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前十名经营单位
2.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2025年上半年度汽车销售前五大供应商为AITO问界、比亚迪、吉利汽车、东风本田、领克五个品牌汽车厂商,采购金额合计4.25亿元,占汽车销售上半年采购总金额的67.14%,未有向关联方采购的情况发生。商品存货管理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滞销商品按年限先计提减值折价销售处理。2025年上半年,汽车仓储及物流支出合计145.71万元,全部为外包物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漳州市第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企,规范运作,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第一,备受认可的社会声誉。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范畴涵盖制水供水、污水处理、市政工程以及光伏电站等多个领域,覆盖漳州市及周边城区,在当地政府单位、企事业客户和社会民众中赢得较高的认可度与美誉度。第二,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战略机遇。福建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数字福建等重大战略,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第三,快速构建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旗下信产集团及其权属企业取得CMMI软件成熟度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等专业资质,获得“基于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的工业大脑平台”等18项专利及155项软件著作权,入选省首批产业数字化服务商,下属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第四,持续提升的卓越运营能力。公司通过精细管理、智慧运营等方式,提升生产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运行成本。第五,持续推进的市场化体制机制建设。公司坚持业务导向原则,在业务拓展、经营业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市场化运营,制定并推行相关管理办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