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科达自控(83183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体系,服务于智慧矿山、物联网+、智慧市政板块。
(1)智慧矿山领域
公司利用多年的技术积累及行业地位,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商业模式。“一体两翼”是指:基于CPS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标准化智能产品+365在现(线)技术服务。
基于CPS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对矿山特殊环境和生产工艺进行深度研究,把公司丰富的标准化智能产品进行不同的组合,为矿山企业提供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及智能子系统。
标准化智能产品:研发制造控制类、通讯类、传感类、软件等一系列标准化的矿用智能产品,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保障。
365在现(线)技术服务:365天为客户提供线上、现场相结合的技术服务,既保证了稳定的服务收益,又增强客户的粘度,为业务销售打下基础,同时储备和锻炼人才,为项目实施提供后备支持。
“一体两翼”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公司在智慧矿山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
(2)“物联网+”领域
公司在该领域主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为装备用户提供智能诊断和远程运维服务,对大型设备及特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安全监管及运维管理。经多年研究,已开发出在矿山安全监察方面应用的“矿用设备监察管理系统”、在建筑特种设备监管方面应用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及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
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以社区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换电为补充;其商业模式是自主研发、委托生产、自主投资、自主运营。该系统覆盖了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重卡等车辆的充换电管理,打造了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补能体系,既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充电需求,又为新能源车辆充换电管理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
(3)智慧市政领域
公司以自主研发的信创产品为核心,结合国内知名信创软硬件系统,为供水、供热等公用设施打造完整的智慧升级解决方案,解决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及智慧管理的瓶颈问题。在智慧水务领域,公司主要提供水源井、水厂、管网、加压站、用水终端等城市自来水的智慧管控。公司在智慧水务领域的技术较为成熟和全面,已利用龙芯中科的国产芯片开发出国内首款“信创”产品——智能超声波水表,助力公司打造全链条的信创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局势依然严峻复杂,能源行业结构性调整持续深化,智慧矿山与新能源充换电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面临着政策驱动强劲与短期宏观承压并存的经济形势。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经营管理团队坚定遵循“资本运作与业绩提升”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达成全年经营目标为核心,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抢抓机遇,在核心主业巩固、战略业务拓展、技术创新及运营提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97.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86.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19%;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多措并举,累计回款约1.85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56335.73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4.53%;净资产70991.16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0.28%。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知识产权37项,其中新增专利15项,包括发明专利8项(其中矿山特种机器人相关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二)行业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既是体现新质生产力实践价值的关键领域,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的强大力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科达自控致力于成为“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引领者,主要服务于智慧矿山、“物联网+”和智慧市政三大领域。
1、智慧矿山领域
在我国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煤炭凭借其供应稳定性、经济性、储量丰富性等优势,在国家能源保供体系中持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国家通过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产能管理机制,完善产能储备政策,进一步强化了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功能。作为煤炭工业的核心环节,煤炭生产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正经历深刻的智能化升级,旨在显著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更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不仅是适应现代工业技术浪潮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因此,尽管当前煤炭市场正经历周期性波动调整,短期供需失衡,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行业短期内面临一定压力,但长远来看,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矿山智能化建设的趋势没有变化,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持续加码,建设标准趋严。2025年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门印发《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要求2027年底前大型煤矿100%实现智能化,中型煤矿覆盖率超80%,并明确AI巡检、无人驾驶等核心技术应用指标。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通过核查与后续分类处置、长效监管等措施,既纠正当前煤炭超产能生产的违规行为,也通过完善产能公告制度、优化生产组织等方式,夯实煤炭安全稳定生产基础,确保煤炭供需总体平衡,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市场调控的决策部署。同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而提振消费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
技术竞争聚焦,推动智能矿山建设。井下高精度定位、复杂环境机器视觉、多系统数据融合成为技术壁垒核心,具备自研AI算法的企业将会占据先发优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开发利用的不断融合,绿色智能开采、能耗管理、能源调度、碳排放管理系统等将在煤矿普遍应用,多能互补、清洁绿色、智慧互联的绿色智能低碳运行将成为矿区常态,从而加速矿山智能化进程。
市场空间与渗透率超预期增长。根据头豹《2024年中国智慧矿山行业系列报告(一):国家战略转型升级,行业加速智能化》显示,预计2026-2028年矿山智能化将实现初步规模化落地,矿山智能化渗透率将加速提升,预计2028年矿山智能化渗透率可达到30%-40%。智能化改造重心从“单点系统”转向“全矿井协同”,据《2025智能矿山蓝皮书》预测,2025年智能矿山市场规模将达670亿元,2035年突破1200亿元;到2030年,智能煤矿与非煤矿山市场总规模预计超2.3万亿元。
智慧矿山分为政府监管、环境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及安全生产环节的无人值守四个层面。公司主要从事安全生产“采、掘、运、提、排、通、洗选”等各关键环节的无人值守,坚持“能用、管用、好用”的经营理念,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为矿山“减人、增安、提效”提供落地、实用的全矿井智能化系统与产品。
2、“物联网+”领域
在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驱动下,“物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持续获得政策强力赋能。国务院《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要求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物联网渗透率年均提升15%。行业已进入“云-边-端”协同智能阶段。公司在“物联网+”领域重点打造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
电动自行车充换电领域,在中国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市场中,其规模在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了显著增长。充电领域,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市场的增长受到多重因素驱动。政策层面,国家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并高度重视充电安全,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场需求方面,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共享经济的不断渗透,进一步释放了对充电桩的需求,成为推动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技术进步则助力充电桩行业创新,有效提升了充电效率与服务质量,促进市场蓬勃发展。
重卡充换电领域,根据普华有策咨询《2025-2031年重卡换电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6月以来,国内重卡行业电动化进程开始加速,2024年国内重卡行业电动化渗透率达到12.8%;2025年1-2月,国内重卡行业电动化渗透率为18.3%,同比增长9.2%。近年来,国内新能源重卡技术逐渐成熟,成本快速下降,随着经济恢复,以及2025年重卡“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国内重卡销量有望逐渐回升,预计2025年底销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13%。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充电桩行业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推动,为充电桩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智能充电、共享充电等新业态的兴起,也为市场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司在“物联网+”领域打造自主研发、自主运营的新模式,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性管理系统及智能化产品,主要致力于为装备用户提供智能诊断和远程运维服务,同时积极在新能源充换电领域布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挖掘数字资产的潜在价值。
3、智慧市政领域
智慧市政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智慧市政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智慧市政行业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水务管理、交通管理、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是智慧市政的重要应用场景。以智能水表为例,根据恒州博智2025年1月发布的报告预计,全球智能超声波水表市场销售额2030年将达到16.2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4%(2024年-2030年)。
公司在智慧市政领域重点为智慧水务服务,同时为排水、供热、供气等公共设施智能化升级赋能。公司与龙芯中科合作研发的智能超声波水表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