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1日开普检测(00300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天风证券莫然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稳定增长,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检测收入出现下降的原因?
答: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9万元,同比增长3.73%,保持了稳定发展。
其中,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检测在报告期内实现业务收入812万元,同比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告,2025年3月1日起,指定授权机构开始受理充电桩CCC 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 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将不允许出厂、销售、进口或用于其他经营活动。由于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客户需要研发适配新政策的新产品,导致送样检测推迟,从而引起公司本报告期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检测收入出现下降。
问: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开普目前运行情况如何?主要是业务的开拓还是渠道的开拓,是否有新建产能?
答:珠海开普是公司"两点布局,南北拓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其业务发展一个着力点是"国家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及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立足华南地区拓展智能配电网领域的检测业务;另一个着力点是开拓新的增量市场,依托地域特点,积极开拓包括电子电器设备、工业智能控制设备、医疗电气设备等在内的新领域检测市场。
珠海开普自投运以来,依托"国家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及系统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及"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配电与真型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和"珠海市医疗企业协会"、"珠海市电力工程协会"会员单位等优质平台资源,积极宣传自身试验能力和服务内容,在珠三角地区逐步拓展了检测市场和客户资源。
2025年上半年,珠海开普还建设了电子电气设备元器件溯源评估测试能力,承担了一系列配电终端设备元器件溯源项目,为多家企业的相关产品出具了元器件溯源评估报告,拓展了新的业务范围。
目前,珠海开普的行业品牌影响力仍处于积累阶段,试验能力提升和市场开拓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其营业收入正处于逐步积累和增长的过程。
公司管理层已全力部署拓宽珠海开普的市场、扩大其经营业绩,提升品牌知名度。
问:公司被指定为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验室(CCC 认证实验室)的影响如何?
答:根据《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机构指定决定的公告》(国家认监委2025年第5号公告),除公司外,还有其他多家实验室被指定为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验室(即CCC 认证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
另外,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4年第50号公告,2025年3月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电动汽车供电设备CCC 认证委托;2026年8月起,未获得CCC 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公司成为CCC 认证实验室,属于首次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相关资质,对公司开辟相关强制性检测业务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问:公司未来有没有股权激励的战略考虑?
答:公司截至目前尚无股权激励计划,未来如有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答: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的检测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根据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而成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2023年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实施"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届时将带动"源网荷储"各环节一大批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的更新,从而长期而深入地影响和驱动公司的检测业务。公司始终坚持"标准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参加新标准的起草和修订,研发新产品的检测技术和试验装备,驱动公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浪潮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开普检测(003008)主营业务: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的检测服务、其他技术服务以及检测设备销售等。
开普检测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1亿元,同比上升3.23%;归母净利润4078.98万元,同比上升3.73%;扣非净利润3886.73万元,同比上升14.23%;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313.14万元,同比下降0.0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454.93万元,同比下降6.3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440.45万元,同比上升3.07%;负债率4.03%,投资收益391.78万元,财务费用-33.94万元,毛利率68.9%。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