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29日统联精密(688210)发布公告称中信建投王定润、光大证券何昊 王之含、华泰证券王心怡、国信证券郑毅权、中泰证券肖伊甸、华夏基金顾鑫峰、国盛证券钟琳 刘畅、中欧基金张一豪于2025年7月22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目前公司的客户结构大概是什么样?
答:目前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的消费电子头部企业及其EMS厂商。
问:公司在无人机上主要供什么产品?采用的是什么工艺?
答:目前公司主要提供无人机上的转轴支架、云台配重块等精密零部件,主要是采用MIM工艺生产。
问:公司湖南工厂和越南工厂目前的进度是什么样?
答:目前,公司湖南长沙工厂和越南工厂均已通过部分目标客户的审核,正在根据客户的需求,分批购置设备,逐步投产的进程之中。
问:公司的喂料主要有哪些?主要外购还是自制?
答: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已在316L、304L以及17-4PH三款牌号的喂料上具备了自制能力。公司已具备喂料研发及改良技术,而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新型功能性材料、轻质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如公司已成功掌握“钛合金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备方法”、“粉末注射成型β型钛合金喂料的制备方法”等关键专利技术。
目前,公司的喂料大部分来自于外购,主要系一方面部分特定产品由客户指定喂料品牌,另一方面,公司现有喂料需求规模自制不具有规模效益所致。
问:公司是否有储备3D打印相关的技术,目前有没有量产?后续公司会自己研制设备吗?
答: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的变化,提前进行了3D打印技术储备和相关业务布局,现已有小批量的量产经验。
目前公司的3D设备主要用于自身研发使用,公司已有的3D打印设备基本是外购,后续,公司根据自身研发及业务的实际需求,采购相应的3D打印设备。
问:公司非MIM业务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近年来,公司看到客户在精密零部件上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稳定发展MIM业务的同时,在能力范围内持续拓展线切割、CNC、激光加工、精密注塑、车铣复合加工、冲压成型等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
公司坚持走技术攻关路线,通过持续输出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凭借差异化技术解决能力,在客户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中持续创造价值,与大客户的合作粘性增强,在非MIM精密零部件方面,获得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也在更多产品线和更多料号上,成为了客户的主力研发供应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带动了公司非MIM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问:公司今年每个月股份支付费用是多少?后续还会继续增加吗?
答:公司目前尚在实施中的股权激励计划有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和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其中,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今年为最后一个归属期,2024年限制相关股票激励计划今年为第一个归属期,预计今年股份支付费用与去年相比变化不会太大。
从公司目前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来看,暂时没有开展新的股权激励的计划。
问:公司近期披露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目前进度是什么样?
答: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目前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事项的生效和完成尚待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并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公司将根据该事项的进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刊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指定媒体的相关公告。
统联精密(688210)主营业务:公司深耕精密制造领域,专业从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精密金属零部件、其他精密金属零部件、精密注塑零部件等。
统联精密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4亿元,同比上升33.93%;归母净利润274.27万元,同比下降81.31%;扣非净利润35.33万元,同比下降97.46%;负债率40.46%,投资收益19.76万元,财务费用89.3万元,毛利率31.0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9.9。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08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