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28日皓元医药(68813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海证券、博时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简单介绍下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答:皓元医药是国内小分子药物研发/生产领域稀缺的前端/后端特色型“产品+服务”一体化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种类,形成了较高竞争壁垒,公司各业务板块均以其专业性、创新性和市场敏锐度为核心驱动力,在细分领域分别建立了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在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板块,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科研化学品和生物试剂供应商,产品种类新颖、齐全,是细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尤其是公司工具化合物及生化试剂品牌已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并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在后端业务领域,公司主要聚焦于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及其相关中间体和创新药CDMO,尤其是在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与产业化应用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专注于高难、高技术壁垒产品开发赋能药物研发,致力于打造客户信赖的全球CRO&CDMO合作伙伴,特别是在DC早期发现到CDMO比较细分专业的领域当中,公司处于第一梯队。公司核心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拥有高难度、高壁垒特色研发技术平台及成熟的研发体系,树立市场竞争壁垒;(2)各业务板块独立运营能力卓越,协同作用显著,加速赋能客户产品开发;(3)聚焦热点领域,具有丰富的产品储备;(4)拥有不断升级的品牌优势,高效服务全球客户;(5)拥有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6)具备系统化、专业化、精益化的协同管理能力。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前端业务市场规模情况,以及增长驱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前端生命科学试剂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行业的发展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全球药物研发支出、全球在研新药数量等情况息息相关。在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试剂市场空间广阔,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全球生命科学试剂的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到668.2亿美元,2020-2026年行业预计实现复合年增长率为7.9%。据Nature Reviews估计,全球分子砌块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约为495亿美元,2026年有望达到546亿美元,市场规模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在工具化合物业务板块,据Report Linker预计,到2027年,工具化合物中国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7亿美元,其他值得注意的试剂市场包括日本和加拿大,预计在2020年至2027年期间分别增长4.9%和3.8%。在欧洲,预计德国2020-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9%。对于生命科学试剂行业而言,在积极推进国产替代的同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布局海外市场,将是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司前端业务的增长主要在于(1)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构建了种类丰富、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产品矩阵,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通过持续加速新产品管线布局和技术迭代,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2)在全球化方面,公司构建了海外商务中心与国内前置仓的高效协同网络,依托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各区域仓储实现高效联动,支持跨区域灵活调配,能够及时高效的满足不同地区新药研发需求。同时,公司不断完善海外销售渠道、加强海外仓储建设、优化供应链与仓储体系,持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严密把控库存动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全面增强从库存管理到高效交付的供应链效能,助力前端海外业务实现稳步增长。(3)在生化试剂方面,公司依托创新产品矩阵、严格的质控体系,以及公司在小分子领域的技术与资源优势,未来将以独特的竞争优势驱动营收规模快速提升。
问: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如何?
答:2025年是皓元的“共创”之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一如既往地秉持长期主义理念,继续围绕“产业化、全球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强化团队合作与精益运营,从国际化开拓、精进内部运营管理、提高产能利用率等多维度发力,全力推进提质增效。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已预约2025年8月29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及经营情况敬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
问:关注到公司与武汉优炜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光连续流药物合成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合作。能否简单介绍本次合作对公司业务拓展、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将带来哪些重要意义?
答:皓元医药多年来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使用,光连续流合成技术凭借其高效、绿色的优势,有望重构药物生产模式。公司深耕光催化领域,并持续探索光催化与连续流技术联合应用,开发了光催化连续流平台,可提供光化学反应项目的工艺路线开发与优化。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是双方整合化学合成与半导体光技术领域互补性资源的重要举措。通过携手探索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在光连续流药物合成工艺上的技术创新,双方希望将半导体光技术与药物生产工艺相结合,为医药制造的连续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为患者带来更多高效治疗方案,推动医药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是否有可转债强赎计划?
答: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在生产、研发、产品、人才等多维度布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创新升级,有效补齐公司一体化服务能力,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公司规模化生产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巩固和发展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已于7月23日发布《皓元医药关于“皓元转债”预计满足赎条件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5-094)。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满足可转债强赎的条件,若未来触发相关条件,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可转债相关进展等因素综合考量,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召开董事会审议是否赎,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关注公司后续相关公告。
问: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市值管理相关工作,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和运营流程,着力构建高效市值管理体系。公司制定了《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详细描述了公司的市值管理策略。在市值管理过程中,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全力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旨在增强投资者报。公司结合实际,通过灵活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及股份购等多种方式,确保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为股东做好价值创造。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投资者需求的变化,持续调整和优化市值管理策略,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持续增长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报投资者的厚望与信任。
皓元医药(688131)主营业务: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发现领域的生命科学试剂的研发,小分子及新分子类型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以及制剂的药学研发、注册及生产。
皓元医药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06亿元,同比上升20.05%;归母净利润6238.44万元,同比上升272.28%;扣非净利润5891.8万元,同比上升323.19%;负债率47.96%,投资收益132.92万元,财务费用881.3万元,毛利率48.5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7.97。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83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03.81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