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27日龙磁科技(30083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建投证券王介超 郭衍哲、深圳前海博普资产何瑞林、华商基金童立 伍文友 张晓 艾定飞 侯瑞 厉骞、南方基金罗安安、申万菱信基金刘毅南、华泰保兴基金滕春晓、禾其投资何信、北京凯思博投资徐涛、北京鸿道投资符朝阳 韩啸锋、衍进私募陈苏明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的业务结构
答:公司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永磁、软磁和电感。永磁铁氧体板块是公司深耕多年的优势产业,已形成5万吨产能,技术水平、产能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频家电、电动工具等领域。公司软磁产业链布局已初具规模,安徽金寨生产基地已形成近万软磁粉芯产能,泰国软磁工厂在建主要应用于车载OBC、DC/DC及HDC等电源模块及充电桩等。电感业务是公司近年重点开发的新业务,公司依托材料研发沉淀,成功开发了芯片电感,目前已进入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车载电感已实现批量供货。
问:永磁铁氧体作为一个成熟的产品,公司如何看待永磁铁氧体需求趋势
答:永磁铁氧体作为直流电机的核心部件,在传统领域稳扎根基,并以老树新花之姿,在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的浪潮中迸发新生。其生命力源于三重韧性技术迭代的适应性(性能提高)、成本优势的不可替代性(相较于其他永磁材料)、应用场景的延展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我们认为永磁铁氧体下游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问:永磁铁氧体保持较高毛利率的原因?
答:(1)技术优势公司具有多年磁性材料技术积累,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在模具制造、液压成型、原料制备等关键环节位于行业领先水平,成品率处于行业前列。(2)成本控制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安徽及越南等地,劳动力与能源成本优势显著;(3)市场策略与客户结构聚焦高端客户,服务Bosch、BroseValeo、Nidec等全球头部客户,订单规模效应突出。
问:国家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国家实施出口管制的为七种中重稀土,公司的永磁铁氧体产品主要原料是三氧化二铁,部分产品有少量添加轻稀土镧,并不在出口管制之列。出口业务除受到部分海关产品质检流程有所增加之外,基本未受影响。
问:公司软磁产品的应用及未来布局的重点。
答:公司是汽车、变频家电领域全球领先的磁性材料供应商,公司软磁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应用在车载OBC、DC/DC及HDC等电源模块及充电桩等。未来软磁产业链将围绕技术升级与国际化布局展开。海外工厂建设方面,公司计划依托东南亚等地区位优势,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韧性并降低贸易壁垒影响,辐射欧美及新兴市场。芯片电感开发方面,公司聚焦高精度、高频化产品,结合材料研发与封装技术突破,切入I服务器、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化与汽车、新能源等头部客户合作同步拓展北美、欧洲等增量市场,强化品牌影响力。公司将以材料创新为根基以国际化产能与客户协同为支撑,推动软磁业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增强盈利能力。
问:公司电感业务的布局及进展
答:公司着力开发芯片电感和车载电感两大类电感产品。芯片电感代表了电感技术的高端水平,也顺应了I算力需求增长的背景,公司之前中标的订单已开始小批量交付,其他客户的产品验证、工厂评审也在陆续推进。除此之外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车载电感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车载大灯、多媒体设备、自动驾驶系统等汽车电子模块对电感的需求日益增加。车载电感已批量开始供货,并有多款产品处于客户测试阶段,公司深耕汽车产业链多年,将依托现有客户渠道资源,缩短1年以上车规认证周期,加速新产品导入。
问:芯片电感业务作为一项新业务,较快取得突破的原因。
答:公司作为芯片电感的初入局者,能够取得良好开局的本质是材料技术积累、战略资源倾斜与生态位卡位三者协同的结果,印证了公司从材料专家向高端元件供应商的转型能力。一是公司凭借在磁性材料领域三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为芯片电感研发提供了底层支撑。采用自主研发的铁硅、铁硅铝等合金软磁粉体,通过模压成型技术,实现了电感产品的高效率、小型化及高可靠性;二是战略聚焦与资源倾斜加速产业化落地。公司将芯片电感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通过顶层设计推动资源高效配置,项目由董事长直接挂帅攻坚,快速决策并调配研发、产能资源,确保技术转化效率;三是新兴场景需求高增,公司抓住机遇精准卡位,公司一直为全球汽车行业头部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严苛的性能和可靠性标准,头部客户的背书大幅降低了新客户的导入成本公司将巩固优势,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龙磁科技(300835)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永磁铁氧体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龙磁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57亿元,同比上升1.2%;归母净利润2847.15万元,同比下降7.5%;扣非净利润2542.42万元,同比上升3.23%;负债率49.59%,投资收益0.0万元,财务费用205.22万元,毛利率30.8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