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泛亚微透(688386)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31亿元,同比上升26.6%,归母净利润2408.1万元,同比上升43.22%。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1亿元,同比上升26.6%,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08.1万元,同比上升43.22%。本报告期泛亚微透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189.96%。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48.48%,同比减3.39%,净利率19.06%,同比增9.7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023.18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5.41%,同比减11.13%,每股净资产10.71元,同比增6.9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4元,同比减118.6%,每股收益0.34元,同比增41.67%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1.52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2.18元。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介绍公司发展历程
答: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泛亚微透创立之初并没有明确要进入哪个细分行业,后来由于创始股东大都从事材料、工程等行业,最后还是决定从材料领域切入。2002年时,公司董事长敏锐地发现家用汽车行业渐渐有“起飞”的迹象,如果泛亚微透的材料能够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应用,企业发展会阔步向前。于是,泛亚微透主动切入汽车行业。在与汽车产业链客户合作过程中了解到车灯上需要ePTFE膜去做透气来解决雾气的问题,国外产品的价格非常昂贵,泛亚微透就抓住这个进口替代的机会,踏入汽车行业微透产品的应用端。随着泛亚微透在材料端的技术储备日益丰富,但资金却成了大问题。为推动企业发展,泛亚微透的创始股东决定引入战略投资者。2011年底,泛亚微透引入赛富基金,接着又引入了武商基金,到2015年引入了南方轴承,随着一轮轮战略投资者的加入,泛亚微透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公司于2015年公司完成股改,2020年10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021年通过外延扩张方式收购了上海大音希声60%的股权,将气凝胶业务拓展至军工领域,2022年发起设立了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业务,2023年使用闲置实物资产增资入股常州凌天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线缆、连接器业务。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美国戈尔的紧密追随者,围绕ePTFE、SiO2气凝胶等微纳孔材料,秉承“产品多元、市场利基”的发展战略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新材料产品和服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