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科创板 - 科创板要闻 - 正文

中微半导:4月11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包括知名机构正圆投资,银叶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1 19:31: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11日中微半导(68838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1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中信证券、浦银安盛基金、中金公司、光大自营、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混沌投资、银叶投资、尚诚资产、原点资产、天弘基金、汇丰资管(HK)、中信建投、中信信托、阳光资产、上银基金、上海磐厚、国寿安保基金、九泰基金、兆天投资、禾永投资、浙商自营固收、华夏财富创新、红石榴、中航基金、百年资产、粤信资产、中庚基金、东方睿石、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中信固收、鹏圆资产、广发基金、Rheos Capital、杭银理财、青鼎资产、正圆投资、APAM、喜世润投资、盛曦投资、汇升投资、昊青、百川投资、兴业银行、Eurizon、复通投资、睿胜投资、恒邦兆丰资管、狐尾松资产、冠达菁华私募、闻天投资、羊角私募、瀑布资产、君牛基金、中信保诚基金、中原证券、大横琴香港、华夏东方、浙商自营、瑞兆资本、东吴基金、中邮电子、中邮基金、汇丰晋信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中邮创业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2024年毛利率出现大幅升的主要原因?
答:毛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一是23年公司为快速去库存,存在主动降价牺牲毛利率的情况;二是24年采购的晶圆成本较23年销售产品成本有大幅下降;三是公司新产品迭代、高端应用领域的拓展,提高了产品毛利率。

问:请拆分一下收入结构?
答:我们按产品的应用领域按进行拆分,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营收约3.6亿元,占比约39%;在小家电领域实现营收3.3亿元,占比约37%;在工业控制(含无刷电机控制)领域实现营收1.9亿元,占比约21%;在汽车电子领域实现营收近0.3亿元,占比约3%。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产品在各领域毛利情况?
答:2024年来看,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综合毛利率约为18%,小家电领域综合毛利率约为36%,大家电和工业控制领域综合毛利率约为39%,汽车电子领域毛利率约为52%。

问:拆分一下公司MCU产品8位机和32位机的比例?
答:公司MCU包括8位机和32位机,从出货量来看,两者呈101的关系;从销售金额来看,两者呈21的关系。

问:2024年晶圆采购情况和占比?
答:公司2024年晶圆采购超过10万片,6-7成从华虹集团采购,2-3成从新加坡GF采购,其他还有在中芯国际、武汉新芯、粤芯等采购。

问:预测一下晶圆采购价格趋势?
答:目前,成熟制程产能比较充沛,MCU产品均在成熟制程制造,公司晶圆采购的价格应该比较趋于稳定。

问:对于2025年公司营收展望?
答:公司管理层希望2025年的营收增长保持甚至超过2024年增长速度。

问:你对公司哪一块领域增长最有期待?
答:汽车电子领域是公司重点布局,我对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和成长最为期待。2024年的统计中,我们汽车电机收入仅仅计算了车规级MCU产品,全年出货量约700万颗;2025年,第一代车规级产品已经起量,第二代产品已经产出,我们相信会有更大数量、更多的应用场景的突破,车规产品的营收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问:中美对等关税对公司的影响如何看待?
答:公司核心产品是8位和32位MCU,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小家用、大家和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领域。前两个领域属于低端应用市场,后两个领域属于中高端应用市场。对于MCU的竞争格局来说,国内MCU占据国内低端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中高端应用市场还是由国际大厂把控,特别是汽车电子,国内MCU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仅仅是个位数。对等关税会影响我们电子产品、家电产品的出口,这一块业务可能会影响我们中低端市场的应用;但对于中高端应用市场,对等关税增加了进口芯片的价格,降低了其竞争力,给国产芯片以机会,可能会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所以,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产品进入中高端应用市场是难得的提速机会。

问:谈谈国内MCU的竞争格局?
答:国内MCU厂商的竞争仍将激烈,特别是在低端应用市场的竞争尤为惨烈,这种态势可能会延续到国内只剩下几家公司活下来为止;中高端应用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如果在低端应用市场没有获得产品品质验证、经验积累的厂商,更难在中高端市场获得造血和商业机会,因此对于中高端应用市场,也只有品牌、性能、品质占有优势的大的设计公司才有更好的机会。公司的策略是永不放弃低端市场,稳步走入中高端市场。

问:谈谈公司的人才规划?
答: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公司在成都的研发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研发硬件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而且上市后,公司的品牌得到提升,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得到完善,有机会吸引和找到优秀人才。特别是在芯片设计人才供需矛盾有所缓和的当前,公司加大了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内部人员的优化力度,研发人员能力素质会有效提升,研发人员规模会逐步扩大。

问: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的原因?
答: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3亿多元,相比上年度有大幅改善,主要原因有一是营收收增长,销售收入款增加;二是晶圆采购支出的金额减少;三是公司加大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力度,促进销售款加速。

问:公司在国内MCU厂商中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作为国内最老的MCU设计公司,我们的竞争优势就是在MCU设计领域专注的久、积累的深、理解的透,我们积累了很多自己独有的IP能确保我们产品的性能和品质。MCU设计的门槛不高,但要设计出高性能、高品质的MCU也不容易,这需要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反复试验、设计经验和工匠精神。我们与国家大厂相比,我们欠缺10年、20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所以同样资源的产品,国际大厂的性能、品质就可以放心应用到高端市场领域,我们却还在努力国产替代的路上。

中微半导(688380)主营业务:芯片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中微半导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12亿元,同比上升27.76%;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723.43%;扣非净利润9117.47万元,同比上升227.78%;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62亿元,同比上升4.9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549.58万元,同比上升259.1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376.67万元,同比上升144.89%;负债率9.55%,投资收益3910.93万元,财务费用-602.59万元,毛利率29.86%。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51.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6.32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微半导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