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环保总局五部委联合向国务院提交的报告,要求制止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投资。
目前我国冶炼能力快速增长,预计2007年底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全国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可能提供的铜精矿量。并且由于市场无序、过度竞争,相互争夺原料,铜冶炼利润将大幅下降甚至会出现全行业亏损,造成投资浪费和金融风险隐患。与此同时,新上企业普遍规模小,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针对铜行业存在的行业投资过剩现状,五部委此次将打击措施进一步加以具体化。
抓紧清理整顿工作。抓紧对已建、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整顿。凡违反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管理等规定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准建设。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准入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产业政策对铜冶炼项目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凡违反产业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后有关规定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准建设。
调整相关经济政策。将铜冶炼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加强信贷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备案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予授信;已实施的项目授信,要采取妥善措施予以收回。
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对现有铜冶炼企业执行环保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骨干铜冶炼企业和中小矿山企业合作,支持达标骨干铜冶炼企业同地质勘查企业合作,支持达标骨干企业继续实施改革、改组和改造,组建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国内骨干铜冶炼企业联合谈判采购铜精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牟善同认为,一方面,国内铜冶炼有产能过剩的危险,调控是必须的。按目前发展态势,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届时全国铜精矿资源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可能提供的铜精矿量。另一方面,本次调控与国储局事件有关,发改委试图通过行业调控,对铜价产生影响。长期来看,基本面已经不能支撑铜的高价,ICSG预计2006年铜将过剩30万吨;目前铜的需求也不如预期。未来铜价下跌将不可避免,他预计存在国储局事件终结之后铜价就开始下跌的可能性,就像历史上的"株冶事件"、"住友事件"及"中航油事件"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