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45日,两地市场格局已然发生不小变化。
沪港通开闸之后,对港股和A股市场的资金流向、市场风格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展望2015年,沪港通还会为两地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瑞银证券研究副主管、首席A股策略分析师陈李、香港本地对冲基金中环资产董事长谭新强、广发全球精选基金(QDII)基金经理丁靓。
AH价差扩大
《21世纪》:沪港通推出以来,您感触最深的现象或者与预期不同的是什么?
陈李:11月21日,央行降息以后,以券商保险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股价大幅上升。而国内持有金融股最多的机构是QFII,这一轮金融股大幅飙升后,QFII整体在卖出金融股。
对于没有申请QFII资格的外资而言,他们一开始对A股市场高股息率、估值便宜的金融股比较感兴趣。但金融股短期大幅上涨后,A股较H股溢价,影响到了他们的买入意愿。他们现在不敢买,或者是想等更合适的价位再买。
谭新强:我们首日就通过沪港通投资A股。当时我们以为有沪港通的渠道后,AH标的差价会收窄。但实际上,AH标的的价差在扩大。
根据套利原理,AH标的价差扩大,可以买入低估值的H股,再卖出高估值的A股。但国内A股市场的融券额度很少,即便是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也无法实现两地套利。
丁靓:沪港通开闸前,我们预期A股市场受益的是相对港股有折价的大蓝筹,而港股市场受益的是估值便宜的中小市值成长股。
从运行一个多月的结果看,A股当初折价的蓝筹股现在较港股溢价,但港股市场预期受益的标的反而变成“受害者”。这是因为A股市场的成交非常活跃,使得一批原本潜伏在港股中小市值成长股的国内资金,卖掉这一批股票,转而把资金腾挪到A股市场赚钱。
这批中小成长股股价的暴跌,不能说是沪港通的效应,只能说是沪港通为资金在两地市场切换提供了便利。
外资并非单边看好A股
《21世纪》:沪港通启航以来,对两地市场分别产生哪些影响?如资金流向、市场风格、投资偏好等是否发生了变化?
陈李:外资的投资理念、投资行为对A股的影响就像是涓涓细流,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这次降息后金融股的强劲表现,促使很多国内机构在布局2015年的结构更加均衡,而不是单边赌小股票。现在问任何一位国内机构投资者,都不敢说明年单边看好成长股,配置也比较均衡。这是沪港通和降息后带来的综合影响。
丁靓:沪港通启航以来,港股市场就像是一个四处漏风的市场,资金到处外流。A股市场非常活跃,有一部分外资、国内资金都通过沪港通或者QFII、RQFII通道切换到A股市场赚钱。还有很多国内投资者赎回QDII基金,转而投资国内基金。
谭新强:自A股单日放出7000亿天量成交以来,国内市场震荡加剧。我们在这一轮投资中参与了A股市场的金融、钢铁、基建等方面的投资。但基于市场波动加剧,我们加大了期指的对冲配置。
据我们了解,外资最近投资A股并不是单边看好,有些对冲基金是卖出港股和美股市场的中国概念股,转而买入A股。还有一些机构在做多A股时,同期沽空恒生指数,或卖出新加坡上市的A50指数进行对冲。
海外资本对国内经济增长相对谨慎。他们认为,石油、铁矿石价格暴跌,源头是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中国需求疲弱,因此,对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政策持悲观态度。毕竟,现在还只是炒主题阶段,真正的改革措施和效果要等到明年才能见到真章。我们希望国内通过结构性改革来带动企业盈利的增长,如果仅仅只是靠降准、降息等“放水”方式来拉动经济,则这一轮牛市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港股成为价值洼地
《21世纪》:沪港通相当于打开一扇窗,现在业内期待的是2015年A股纳入MSCI指数,这对两地市场有哪些长远影响?
陈李:沪港通作为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一步,但远不是终点。一些重要指数公司,比如MSCI,将在明年再次讨论是否将A股纳入国际指数。我们测算符合加入未来MSCI指数的上海A股个数就达到360只之多(在沪港通股票池中),已远远大于港股在MSCI China指数中的数目(139只)。
如果A股纳入国际指数,这会迫使国际大型公募基金增加A股的配置,国际资金会持续流入A股市场。
他们会关注三类标的:一是A股市场的独有品种,如医药、军工、白酒等龙头上市公司;二是最有可能列入MSCI指数的大型蓝筹股,如上汽集团(600104.SH)、伊利股份(600887.SH)、贵州茅台(600519.SH);还有一类是非两地上市的银行股和券商股。
谭新强:如果A股纳入MSCI指数,很多将MSCI作为比较基准的共同基金将会被动配置A股投资。但现在让海外机构比较谨慎的因素是,国内结构性改革是否能拉动经济的增长,企业基本面的增长是否可以赶上市场乐观情绪,但这估计要到二三季度才能看到。沪港通推出后,外资参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力度在提升。他们通过沪港通买沪市的蓝筹股,借QFII或者RQFII来买深市的股票或者债券。
丁靓:无论是MSCI指数还是沪港通,都不是资金配置两地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看基本面。与A股不同,港股市场是一个资金自由进出的开放市场,当其阶段性表现大幅落后主要市场时,很容易吸引资金入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港股成为主要资本市场的价值洼地,我们预计明年港股市场会有一波非常好的机会。
其中,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外资基金会率先回流,推动H股指数对应的大股票行情。等蓝筹股表现一段时间后,资金会流向中小市值股票。而当港股市场出现赚钱效应后,国内资金也会通过沪港通回流港股的中小成长股。我相信,打通沪港通通道后,两地市场的价差会逐渐收窄,预计明年上半年就会充分体现这一块的功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