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把握分化机遇:高股息、新动能、顺周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2025年回顾:红利价值加速凸显,基本面弱改善:截至11月14日,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0.8%。资金面为板块行情主要驱动,年内呈阶段性波动,但中长期资金持续配置,红利价值仍受青睐,优质基本面关注度也有所上升。
2026年展望:从量价险到结构重塑和动能转换:相较于量价险层面的业绩基本面修复逻辑,我们认为银行发展和资产负债管理将进一步迈入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更加匹配经济发展与稳健经营的需要,同时结构性因素亦开始主导定价演变。不良风险继续收敛但结构性压力仍存,同时面临新兴领域风险的挑战。
量价:资负管理转向内需驱动,息差持续受益负债成本改善:(1)资产端,投向优化将为信贷增量主要来源,对公贷款仍为扩表主要驱动并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跃迁,零售贷款增速或继续疲软。两重项目、结构性工具、促消费政策为主要积极因素,地产市场承压和化债负面影响预计减弱。负债端,存款搬家延续,核心存款争夺加剧。(2)息差有望在政策托底、负债成本改善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下企稳,但反弹空间有限,压力主要来自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问题。预计净息差围绕1.45-1.50%区间波动。
风险:不良风险出清与新兴挑战并存,零售风险可能达峰:城投、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化险工作的持续推进利好对公资产质量,但经济结构转型、新兴领域风控尚未成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新的风险因素。零售资产质量受经济复苏和居民信息修复节奏影响。短期不良拐点显现尚需时间,中长期关注投资于人及资本市场回暖的财富效应对居民财务状况和信心修复的支撑。
中长期视角:数字金融发展将重塑银行经营模式: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并取得一定成果,新一轮政策规划或将制定,以适应AI发展新趋势,推动银行业更注重技术应用与业务融合。受益政策推动,后期银行业改革将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数据要素驱动力提升与AI应用赋能加速将助力银行降本增效的同时重构经营模式,开辟新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1)重申红利价值,持续看好中长期资金入市机遇;(2)关注“十五五”金融转型下的优质城农商行结构性行情,获取成长性溢价;(3)跟踪零售股份行零售需求复苏和不良风险出清,把握低位配置窗口。
风险提示:经济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利率下行,NIM承压风险;关税冲击,需求走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