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2025年9月美国就业数据点评:迟到的非农,有限的指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9月就业数据。9月新增非农11.9万人,大幅超出预期值5.1万人,主要受医疗保健、食品服务等行业的拉动;8月份新增非农从2.2万人下修至-0.4万人;失业率上行至4.4%;小时工资同比增速3.8%,略高于预期值3.7%,环比增速0.2%,低于预期值0.3%。
解读:整体来看,这份迟到的就业数据偏弱,指引作用相对有限。第一,虽然新增非农人数大超预期,但这是在8月-0.4万人基础上的环比增长数据,基数效应明显。第二,失业率升至4.4%,部分或源于劳动参与率有所上升,意味着此前“低就业、低裁员”的情况有改善迹象,但这并不代表劳动力市场健康。第三,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报告中指出,在不属于劳动力市场但想找工作的人当中,边缘性就业人数占比较高,这些人有工作意愿且有工作能力,在过去12个月中曾找过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显示当前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缺乏活力。第四,本次就业数据滞后公布,参考意义相对有限,劳工统计局已经明确不会发布10月就业数据,11月的数据预计于12月16日发布,赶不上12月FOMC会议的时间(12月9-10日),在这期间市场预期相对混沌。
12月降息预期有所上升,但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就业数据公布后,CME模型对于12月降息25bp的预期从此前的30%左右升至当前40%左右,概率仍然在50%以下。市场预期不高的原因有二:一是近期美联储官员连续释放鹰派信号,部分官员加大了对通胀进展可能放缓甚至停滞的警告力度。当前美联储的目标并不单一,在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通胀目标的努力,这也导致了联储内部的剧烈分化和市场预期的波动。二是该份就业数据较为滞后,参考意义不高,依据当前美联储“数据依赖”的决策模式,市场可能觉得等到11月就业数据发布后再做决策更为合理,推迟一个月降息也无可厚非,可以看到CME模型预计明年1月降息25bp的概率在50%以上。
就业数据对大类资产的影响不明显,我们认为美股市场的波动更多来自于资金情绪反复。昨日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在高开后持续走低,跌幅达到2.2%;费城半导体指数跌幅高达4.8%;今日亚盘日经225和韩国综合指数也遭到拖累。其他大类资产的波动有限,2Y美债、美元指数、伦敦金现均维持窄幅波动。上述现象或表明了本次就业数据并没有通过降息预期影响市场,AI巨头对于利率的敏感度也并不高,美股剧烈波动更多还是源于股价到达一个较高位置后,资金开始自发性的趋于保守。11月19日英伟达财报大幅超预期,但市场反馈较为负面,昨日英伟达上涨5%后大幅跳水,收盘时跌幅达3%以上,显示资金情绪收敛。我们认为AI产业的趋势仍在持续,但资金需要阶段性的巩固来酝酿新的预期,维持美股宽幅震荡的判断。
风险提示:中美博弈烈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危机超预期;全球经济承压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