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2025年10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交易盘增持意愿回暖 非银杠杆率小幅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10月债券总托管规模环比上升13124亿元,较9月多增3912亿元,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少增态势。其中,同业存单托管规模止跌回升,为今年6月以来首次,是债券总托管规模上升的主要动力;短融券、中票净融资规模上升也带动信用债托管增量较上月小幅上升;而利率债托管增量明显下滑,国债、地方债托管增量较上月大幅收缩,政金债托管增量也较上月小幅下降;商业银行债托管规模继续下降但降幅较上月收窄。
10月债券市场表现有所缓和,公募基金费率新规的扰动有所减弱,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反复、权益市场转为震荡,长端利率整体呈现出了修复态势,而在27日央行宣布重启国债买卖后,长端利率大幅回落。由于宣布购债时点偏晚,10月央行仅购债200亿,叠加原先持有的国债到期,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政府债权科目反而下降768亿,而包含央行在内的其他机构增持国债、减持政金债的行为可能与买断式回购标的结构调整有关。随着市场情绪缓和以及央行购债落地,交易盘增持债券的热情显著提升,广义基金对存单和信用债均转为增持,是二者的最主要增持方,这也使存单供给被显著消化,此外其对金融债的减持规模下降,同时也转为增配利率债;而证券公司债券增持规模创下2024年7月以来的新高,主要是大幅增持国债和政金债。但与此同时,配置型机构对债券的配置意愿有所下滑,其中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双双转为减持债券,前者对国债的增持规模大幅下降,后者对国债转为减持,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供给收缩以及买断式回购规模上升和回购标的结构调整的影响。境外机构减持境内债券的规模也有所上升,但其转为增持国债减持政金债。
由于机构融入资金规模上升的影响,10月债市杠杆率环比微升0.1pct至107.4%,但仍在偏低水平。分机构来看,10月商业银行杠杆率环比下降0.1pct至103.5%;非银机构杠杆率环比上升0.3pct至117.2%,但以近3年维度看绝对值仍然不高。其中,证券公司杠杆率下降3.3pct至219.9%,仍维持偏高水平;保险与非法人产品杠杆率环比上升0.3pct至114.0%,仍在近3年的偏低水平。广义基金中,货币基金正回购余额环比大幅攀升并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正回购余额升至年内最高,其他产品正回购余额延续小幅上升且仍处偏高位置,基金非货产品正回购余额略有回升,但仍处于2023年以来的偏低水平,保险公司正回购余额则从历史峰值小幅下滑。
风险因素:杠杆率估算存在偏差、资金面波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