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经济数据点评(25.10)暨宏观周报(第27期):如何理解10月经济金融数据?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经济数据点评(25.10)暨宏观周报(第27期):如何理解10月经济金融数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消费投资地产内需降温较为明显。零售增速再度小幅下行,高基数和地产持续调整影响下,房地产相关耐用品构成主要拖累。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2.9%,再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创13个月以来增速新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同比仅1.4%,下行1.3个百分点。汽车、家电音像、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同比分别下行达8.2、17.9、6.6、8.2个百分点。固定投资跌幅明显加深,制造业、基建投资迅速走低,房地产投资持续探底。10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2.2%,跌幅较9月扩大达5.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跌幅扩大5.6个百分点至-7.9%,显示出“反内卷”政策导向下各地和制造业企业主体减少低效落后产能投入;广义基建投资同比跌幅扩大5.1个百分点至-9.7%,与地方存量隐债化解速度负相关程度较高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跌幅亦扩大5.1个百分点至-10.1%。房地产市场仍在持续筑底,住宅销售、新开工、竣工普遍趋弱。10月住宅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为-19.6%、-29.9%、-31.4%,一线城市外围限购放松政策未产生明显的向二三线城市扩散的需求刺激效果。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消费投资出口不同程度降温拖累制造业生产。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4.9%,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同比分别为4.5%、4.9%,分别较9月下滑1.9、2.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年内低点。
居民信贷再度转冷,社融增速有所回落。政策效应引发地产销售脉冲过后再度转弱,10月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企业贷款总体相对平稳。10月新增贷款2200亿,同比少增2800亿。10月居民贷款净偿还3604亿,同比少增达5204亿,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同比分别少增3356亿、1800亿。政府债券融资年内高峰已过,社融同比增速再度下行。10月新增社融8149亿,同比少增达5971亿,为连续第三个月呈现少增态势,且少增幅度扩大。除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减3166亿以外,今年政府债券融资显著提前的背景下,年末出现自然降温,与去年同期政府债券融资的高基数形成鲜明对比,10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4893亿,同比大幅少增5602亿。社融存量同比再度回落0.2个百分点至8.5%。居民企业存款向资本市场流动持续,M2同比小幅下行但仍维持较高区间。10月M2同比再度下行0.2个百分点至8.2%,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偏高增长区间。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大幅多减7700亿和3553亿,除新增信贷偏弱的拖累外,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10月资本市场表现向好,持续吸引增量资金流入,对应10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在高基数背景下同比再度大幅多增7700亿。M1同比大幅下行1.0个百分点至6.2%,消费投资出口不同程度降温对企业经营活跃度形成一定短期影响。
内需动能仍显乏力,期待政策加码刺激。10月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出地产、投资、消费内需不同程度乏力的现状。房地产需求降温幅度较大,居民债务调整周期中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乏力,年内消费补贴并未加码导致高基数下消费增速放缓。反内卷政策导向下制造业投资降温较快,地方存量隐债加速化解阶
段基建投资高增动能亦持续受限。金融数据则指向居民购房信心仍然不足,加
速化债阶段在企业债务融资中较为重要的基建相关融资亦有趋于谨慎的态势。展望年底至明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随着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而获得明显缓解,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对我国的次生影响或将成为新的不确定性来源,总体上出口下行的潜在风险是趋于缓和的。在此背景下,结合近期内需动能仍显乏力、货币信用传导效率降低的现状,年底前后如何组织好财政货币政策共同发力,有效提振消费投资内需,或已成为新的经济政策主要关注点。年底中央财政可能有较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明年年初的进一步扩张力度、提振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的扩容增量支出方式方向等作出提前安排。货币政策方面,在信用融资需求内生性偏弱的现阶段货币宽松主要以配合性操作、提振居民消费为主导,明年初开始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和居民
消费起到边际提振效果。近期,央行重启公开市场买卖工具,可能引导长端利率有所下行,创造更为宽松的利率环境。
风险提示:货币财政刺激力度低于预期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