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化工新材专题报告:有机硅减产助推供需边际改善,北交所相关产业链公司景气有望上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有机硅供需将得到边际改善,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
近期,有机硅DMC市场价格上行。根据买化塑研究院监测,国内有机硅DMC价格已攀升至12000-12500元/吨,单日最大涨幅达1000元/吨,较11月初累计上涨超1000元/吨。这场价格反弹并非偶然,而是行业在“反内卷”共识下,供需格局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持续两年多的行业低迷期有望终结,底部反转信号日益清晰。2025年11月以来,行业协同行动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11月12日,鲁西化工牵头召开行业会议,达成“减产30%+涨价至13500元/吨”的双重目标,计划12月初启动减产,半个月内完成价格抬升。会议成果迅速显现,11月13日已有单体厂将报价上调至12500元/吨并限量接单,合盛硅业、新安股份等龙头企业集体封盘,市场预计主流大厂后续将同步调涨500-800元/吨。另
有消息称,11月18日合盛硅业将牵头召开实控人级别会议,细化减产监督与价格协同机制。有机硅供需有望得到边际改善,产业链有望迎来景气上行周期。在北交所相关产业链中,锦华新材是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产品。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为+0.21%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中电池材料板块延续此前的强势表现,周涨跌幅为+6.47%。其余各子行业表现则相对较弱,周涨跌幅分别为:非金属材料(+1.2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0.57%)、专业技术服务业(+0.16%)、金属新材料(-0.19%)、化学制品(-0.83%)、纺织制造(-2.09%)。
个股方面,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安达科技(+13.15%)、利通科技(+8.78%)、能之光(+7.64%)、戈碧迦(+7.10%)、迪尔化工(+5.82%)、惠丰钻石(+5.51%)。
东和新材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底建成达产
东和新材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底:公司募投项目“新型低能耗双室碳酸盐分解炉轻烧氧化镁粉生产建设项目”因设备选型优化(耐热钢测试、煤气发生炉与活性调节器运行调试)导致建设滞后,原定2025年11月30日达产,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延长7个月。无锡晶海设立美国全资曾孙公司并完成工商登记;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满足公司长期战略发展需要,无锡晶海氨基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有资金设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荷兰全资孙公司及美国全资曾孙公司。美国全资曾孙公司“WJAA BIOTECHNOLOGY LTD”,注册资本为2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21万元(以实际汇率为准),由荷兰全资孙公司“WJAAPHARMACEUTICAL B.V.”100%持股。公司已分别于2025年6月和11月完成新加坡和荷兰公司的设立,并于近日完成美国公司的注册登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数据统计误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