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深度报告:全景式扫描AI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基本内容
1987年,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对去工业化的相关书评中说:“除了生产力统计数据之外,你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时代(You can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bu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彼时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是如何衡量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对生产力和整个经济的影响,而当下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AI在美国经济中的存在感变得越发明显:从GDP附加值的攀升到数据中心建造支出的高增,从科技行业更频繁的裁员到非科技行业更积极的“再培训”心态,从商业用电量的激增到广义建筑业景气度的提升,从持续拔升的科技股估值到外部融资带动的私人信贷发展。
当下AI淘汰赛正在缩圈,在巨额投入与尚不明确(乃至为负)的收益面前,头部企业互相投资与持股也是为了“共担”风险。美股和美国经济已经被深深的绑定在了AI这条船上,乃至全球经济、货币和财政也正被绑定,这也是特朗普在上任后要迅速推行“星际之门”,并展现积极姿态的原因——繁荣时,盟友是助推器;下坠时,盟友是缓冲垫。
2022年的AI横空出世产生了“影子财政”的效果,而2025年行业头部企业开始缩圈,聚合产业资源并持续宣布长远的规划则更像是“影子财政2.0”。对实体经济而言,AI支出的退坡和放缓对美国经济打击要远胜于已经处在衰退状态的地产与制造业。正因为此,增长视角,就业视角,产业视角,金融视角下的美国AI演进都将会被在2026年进一步检视。
可以说从实到虚,从产业、科技企业到增长、就业、金融,AI已经是房间里的大象。这也促使我们需要用更微观的视角来观察AI的演进。“非理性繁荣”还是“理性繁荣”,这将是2026年美国经济的核心主题。
风险提示
1)特朗普的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带来金融市场更明显的动荡和海外资金更快逃离美元。2)全球经济在关税越发明确的情况下受到更大影响,2026年全球同步宽松幅度超预期,甚至带来全球共振扩表,明显缓解长端利率压力。3)技术突破带来制造业回流加剧,美国生产成本明显降息,信用需求激增。4)数据测算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