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公募基金行业专题:细读“比较基准”新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概况
为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工作部署,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2025年10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指引),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操作细则)。
指引共二十一条,分为总则、基准的规范、管理人的内部控制、基准的外部约束、监督管理、附则等六章,核心内容以及目的主要包括明确基准的选取规范、严格基准变更要求、明确可变更基准的情形和程序、加强基准的信息披露、强化基准的约束作用、突出基准衡量业绩的作用以及过渡期的设置。操作细则主要内容与指引接近,但从协会视角补充了部分细节。
影响分析
(1)风格漂移情况有望得到遏制,基金行业生态优化。指引和操作细则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对业绩比较基准相关事宜系统性、全流程的监管,压实了基金行业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评价机构、基金销售机构等多个主体的责任。强调基金管理人的管理层应承担主要责任,推动自上而下的监管,要求合规部门深度参与监测,投委会进行至少每季度的偏离情况的复盘。业绩比较基准新规有望减少基金产品风格漂移的现象,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使基金产品的业绩评价更真实合理、使市场生态更健康的作用。
(2)基金配置风格或发生变化。征求意见稿多次提到主动管理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条款,风格漂移的现象本身也多出现在主动管理产品上,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监测强化以及基金经理的薪酬与超额收益挂钩后,主动产品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择时、选股等研判能力。对于未来新设的主动权益产品,我们认为要分两类情况来考虑,一类是行业、主题类产品,在新规要求下需严格以行业、主题类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要素,若想提高跑赢基准的概率,基金管理人或倾向于选择容易选出走出个股阿尔法的标的行业;另一类是以宽基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要素的产品,或会参考主要指数的权重标的,再结合标的的投资价值来选股配置。对于现存的主动权益产品,若当前偏离度较高,则需在过渡期变更业绩比较基准;若在偏离的边缘或者本身符合要求但想更进一步贴合基准,则可能进行适度调仓,如以沪深300为基准的产品,可能会增配当前低配的指数权重标的,如非银标的。
投资建议
我们筛选出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中证800且考核权重50%及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根据其重仓个股市值占比,并汇总各行业持仓市值进行比较,发现非银是显著低配的行业,未来有望成为主动基金增配的行业。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超预期,年初至今券商板块上涨5%,跑输大盘13pct,当前PB(LF)1.42x,而全年利润增速有望实现高增,根据历史利润增速及板块涨跌幅、ROE水平及对应PB倍数来看,板块股价、估值表现仍落后于业绩表现,结合当前的低配状态考虑,后续有望实现补涨。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后改革效果不及预期;配套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权益市场极端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