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策略周观点:牛市中缩量震荡通常有多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历史上每一轮牛市中,当换手率接近某个数值偏差不大的高点后,市场容易出现震荡,同时伴随着换手率从高点快速下降。历史上牛市中后期的缩量震荡有以下几个特征:(1)如果是快牛中期到后期的缩量震荡,持续时间大多在1-2个月。慢牛中期到后期的缩量震荡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可能达到2-4个月。(2)缩量震荡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调整期(快牛1周,慢牛3-4周),第二阶段是强势震荡期(3-4周),市场慢速上涨接近前期高点,第三阶段是二次调整期(快牛1-3周,慢牛3-4周),调整低点与第一阶段差距不大。(3)缩量震荡期间上证指数调整幅度大多情况下在5%-10%之间,最多在15%以内,换手率大多缩减到高点的1/3-1/2。从时间上来看9-10月的震荡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本轮震荡指数整体偏强,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当前单日换手率缩减到8月底高点的1/2左右,缩量幅度也已经接近历史中牛市震荡期平均水平。
(1)2005-2007牛市中的缩量震荡:牛市中期到牛市后期,换手率高点后3次缩量震荡,持续时间1-3个月,换手率缩减到前期高点的1/2,最多缩减到1/5。2005-2007年牛市中,2006年5月中旬、2007年1月下旬和2007年6月中旬3次换手率高点过后,股市均出现缩量震荡。震荡整体持续时间在1-2个月,最多不超过3个月。指数整体调整幅度7%-15%。在缩量震荡期,换手率大多缩减到高点的1/2,最多可以缩减到1/5。
(2)2013-2015年牛市中的缩量震荡:牛市后期,两次换手率高点后缩量震荡,持续时间较短(最短1周,最长1个月),换手率缩减到前期高点的1/3-1/2。2013-2015年牛市中,2015年1月初和2015年4月底两次换手率高点过后股市均出现缩量震荡。两次缩量震荡均伴随着监管政策降温信号(2015年1月初证监会处罚两融业务违规券商,2015年4月中旬证监会开始整顿场外配资和两融业务检查),但由于前期对两融监管并未改变两融规模快速增长,指数调整幅度均未超过10%。在缩量震荡期,换手率大多缩减到高点的1/3-1/2水平。
2019-2021年牛市中的缩量震荡:牛市中期到牛市后期,4次换手率高点后缩量震荡,持续时间2-4个月,换手率缩减到前期高点的1/3-1/2。2019-2021年牛市中,2019年4月中旬、2020年3月初、2020年7月初和2021年9月中旬4次换手率高点过后,股市均出现缩量震荡。由于指数慢牛,缩量震荡整体持续时间较长,时间在2-4个月,指数整体调整幅度6%-15%。在缩量震荡期,换手率大多缩减到高点的1/3-1/2水平。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