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AI逐步落地端侧,推动消费电子升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环旭电子(601231)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8月27日,环旭电子公告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2.14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下降18.66%,扣非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下降3.93%。对应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135.65亿元,同比下降2.37%,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32.60%,环比下降9.51%,扣非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5.38%,环比增长6.56%。
AI逐步落地端侧,推动消费电子升级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和扣非利润同比小幅下降,整体表现维持稳健态势。从2Q25单季度来看,各项业务变化幅度不大,消费电子类、云端及存储类和医疗电子类业务有所增长,其他品类产品有所下降。具体来看,通讯类业务收入43.7亿元,同比下降3.2%,消费电子类业务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类业务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0.5%,云端及存储类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1%,汽车电子类业务收入13.0亿元,同比下降16.7%,医疗电子类业务收入0.98亿元,同比增长14.3%。总体而言,2Q25收入优于公司一季报中给出的预期,展望3Q25,公司预计同比略降,幅度与二季度相近,营业利润率同比基本持平。
消费电子知名品牌商及部分新创品牌商,纷纷推出“AI+”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pple Intelligence技术在手机端展现出了丰富且强大的智能应用,利用本地运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影像及创作、健康监控、通话翻译、会议纪要整理、行程安排等功能,以更流畅的交互对话完成以往需要复杂工具和操作才能完成的事项。同时,AppleIntelligence在设备端处理敏感数据,如语音指令、照片分析等,避免数据上传至云端带来的隐私风险,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市场上推出的AIGlass、AI PC、AI智能家居等产品,也吸引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同时,智能手表、手环、TWS耳机等传统品类持续迭代升级,AI眼镜、XR设备、智能戒指等新兴品类则凭借其独特的交互方式与便捷性,成为市场新宠,对轻薄短小、高集成度的SiP模组需求也将更为迫切。公司是SiP微小化技术领导者,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兴消费电子对“轻、薄、短、小”的追求。
此外,在新兴领域中,在机器人的复杂系统中,电控模组和通讯模组是实现精准控制与高效数据传输的关键,而其微小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如散热和轻量化等问题。环旭电子的微小化技术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通过高集成度的设计,不仅能减小模组尺寸,还能提升其可靠性与稳定性,满足机器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严苛功能要求。
公司持续发挥全球化多元布局优势,环旭电子2018年启动全球在地化的策略布局,内生外延多重举措并举:2018年,公司并购波兰厂;2020年,公司并购欧洲第二大EMS公司法国飞旭集团并持续整合;2021年,公司越南厂投产;2022年,公司南岗二厂投产;2024年,公司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第二工厂和波兰厂第二栋厂房相继投产。目前,公司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越南、美国、墨西哥、法国、德国、英国、捷克、匈牙利、波兰、突尼斯等12个国家(含地区)拥有30个生产据点。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24.0、30.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87、1.09、1.37元,对应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PE为21.6、17.3、1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过度竞争;关税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