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十五五”系列报告之三:“十五五”何以重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五年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十五五”规划对于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五五”规划将把握阶段性要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
系统重构:“十五五”规划是迈向2035年的“新”五年规划。“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全面、准确理解“十五五”规划宏观环境变化和历史定位,需要站在“两个变局,一个飞跃”这一历史大背景下,这是一次系统性的变革重构,也是科学制定“新”五年规划的基础。其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性将不断增加。一是世界经济重心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二是逆全球化加剧,进入模式调整期和动力转换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开始上升,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民粹主义盛行等;三是全球共同性问题凸显和全球治理体系加快变革。其二,国内经济底层逻辑从土地财政全面转向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从传统的土地财政全面转向新质生产力,这是一场巨大的“转型革命”,也是理解国内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逻辑起点。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十五五”时期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其三,科技飞跃:人工智能引领科技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正带来一场引领新时代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推动人类进入“智能化社会”,其影响将远远超过前三次工业革命。
转折跨越:“十五五”何以重要?“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历史地位。“十五五”规划不仅仅是“十四五”规划的一个简单延续,而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新五年规划”。其一,历史方位:多重历史交汇点下的关键节点。“十五五”时期是落实三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关键期;“十五五”时期是包含诸多重大历史节点的五年。其二,时代使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承担着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任,使命重大。“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三,决定性转折:多重战略叠加共振。“十五五”时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我国发展与改革面临六大战略实现跨越式转变:一是“十五五”时期是系统性重塑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窗口期,投资于物更多向投资于人转变;二是“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方位扩大内需的机遇期,外部环境变化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十五五”时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十五五”时期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决胜期,全面绿色转型再加速;五是“十五五”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期,人工智能是塑造大国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六是“十五五”时期是加强央国企逆周期调节的攻坚期,更好服务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