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2025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出口表现均超预期

来源:中航证券 作者:刘庆东,齐仝 2025-08-11 08:4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5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出口表现均超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7月进出口数据双双增长
据海关统计,以美元计价,2025年7月,我国实现出口总值3217.80亿美元,同比+7.20%,高于市场预期(+5.79%)。7月实现进口总值2235.40亿美元,同比增长4.10%,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3.00PCTS大幅强于市场预期(0.30%)。2025年7月贸易顺差录得982.40亿美元环比减少14.39%,2025年前7月贸易顺差同比高于30%,超过2024年全年贸易顺差同比,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整体来看,2025年前7个月,我国实现出口总值累计21303.60亿美元,累计同比+6.10%;实现进口总值累计14468.50亿美元,累计同比-2.70%。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背景下,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增长,对我国2025年上半年出口形成了较强支撑。从贸易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出口方面持续发力,7月份海关数据显示,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57万家,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5%
以当月各项日出口金额减去去年同期出口金额之差比上去年同期的出口总额衡量各项目对出口同比增速的拉动作用,分产业类别看,以美元计价,从大类看,2025年7月机电产品拉动力为4.79PCTS,仍然是出口增速的核心支撑。从具体的品类看,集成电路、汽车及汽车底盘液晶平板显示模组、肥料这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的拉动作用较大从量价关系角度,7月肥料、陶瓷产品和集成电路三类在产品同比量价齐升。其中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数量同比上涨幅度超过480%,肥料出口数量同比上涨幅度超过80%。价格方面,肥料出口均价同比+26.3%,陶瓷产品出口均价同比+18.5%,集成电路出口均价同比+10.7%
分出口目的地看,按美元计价,7月向东盟、非洲和欧盟的出口金额对我国出口的同比拉动力位列三甲。向美国的出口连续四个月同比为负,对我国出口的拉动力为负。我国7月出口同比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我国愈发凸显的产业优势和出口目的地的进一步多元化。2025年前7个月累计来看,东盟目前为我国第一出口日的地,累计出口金额达到3770.40亿美元,且7月继续保持良好的贸易增长态势;欧盟和美国分别为我国第二和第三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额分别为3174.18亿美元和2513.72亿美元;从前七个月出口累计拉动力情况来看,向非洲的出口对我国总体出口的拉动力最高,为0.40PCTS,向美国的出口对我国总体出口的拖累最大,为-3.57PCTS
内外双轮驱动提振7月数据,美国关税或是后续主要不确定因素
外部环境方面,随着我国在外贸市场积极构建“去美国化”的贸易网络,我国外贸经济的韧性增长。在我国大力推进贸易多元化的战略背景下,外贸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商品结构上,从早期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如今以机电产品、汽车产业链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业作为主要支撑;出口对象上,积极开拓以东盟为首的新兴市场出口业务,以美国为主的出口贸易伙伴逐步向东盟、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等非美地区快速拓展,以此对冲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下行压力。内部环境方面,从海关发布数据来看,民营企业表现突出,成为推动我国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增长7.4%,占外贸总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10个PCT,且7月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展望下半年,我国出口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美国近期与多国贸易谈判相对顺利,若其与其他国家达成更优惠贸易协定,可能促使部分订单从我国转出。8月12日中美关税暂停能否续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能续期,美国对我国部分产品关税可能再次上调,将直接冲击相关出口企业,无其对那些对美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如部分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出口成本将大幅增加,价格竞争力削弱,订单量或会显著下滑,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
风险提示:贸易谈判出现重大变动;突发地缘性政治事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