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电子:TI芯片涨价幅度大范围广,模拟芯片进一步国产替代未来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德州仪器料号涨价,幅度或将超过6月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综合报道,TI将在8月启动新一波涨价,幅度超过6月,重点涉及工控类、车载类、以及算力相关芯片产品,覆盖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数字隔离、隔离驱动等品类。而且调价范围不仅涉及终端客户,还覆盖了除超级大客户外的几乎所有客户群体,且价格上调将通过代理商传导至分销渠道,甚至在途货物也面临价格上调。
TI本轮涨价聚焦三大领域,其中在工业控制产品提价幅度较为迅猛,工业控制产品当中的超过40%的工控类芯片涨价,代表性产品如工厂自动化用16位ADC芯片单价从3.2美元涨至4.1美元(涨幅为28%左右)。
在车规级芯片方面,新能源车BMS隔离芯片涨22%,车载娱乐电源管理IC涨18%-25%。在消费电子和普通通信设备涨幅温和,电源管理及射频前端芯片仅涨5%-15%。
此次调价也呈现显著结构性差异:约9%的料号涨幅高达100%及以上(主要为停产料号或极低利润产品),55%的料号涨幅为15%-30%,30%的料号涨幅低于15%。信号链产品成为涨价重点,其中ADC(模数转换器)、运算放大器等核心品类部分型号涨幅超100%,远超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模拟芯片后续交易将从大国博弈基础转向更进一步的国产替代,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将会拥有更多替代空间和机遇
TI通过差异化定价强化工业与汽车等高毛利市场布局,但在消费电子等容易被国产芯片替代的领域则采取较为温和的涨价幅度,凸显了TI目前在特定产品领域的话语权。
此前中国反制美国关税的“原产地认定”新规(以流片地为准),直接推高了美系厂商成本,并催化模拟芯片板块走强,成为半导体行业中热门赛道,板块涨幅与中美博弈紧密联系变为当时板块的主要标签。但随着中美的谈判逐渐带来缓和情绪,模拟芯片板块交易也逐渐回归基本面聚焦。目前此次TI涨价料号范围超过此前6月涨价范围和幅度。将进一步带来模拟芯片在国产多领域的国产替代。
以消费电子为例,消费电子从新项目到量产转化的周期相比工业和汽车领域更短,迭代更为容易,这亦是2021年芯片缺货时代带给国产模拟芯片迅速在消费电子市场替换的主要原因。
工业和汽车应用领域由于涨价函较为突然,客户无法对现有量产产品进行直接替换,则目前量产项目若无直接国产替代方案将继续维持TI的产品固定选型,但若特定料号TI涨价幅度较大,且国产模拟芯片厂商愿意维持价格(不跟进TI涨价)或进一步降价,则在一段时间验证后的新品量产中也可进行国产替代,TI目前涨价将使得公司保障其现有财务表现但牺牲产品份额。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将有更多机会实现在工业和汽车应用领域,以及高端消费领域的国产替代。
模拟芯片领域相关公司包括:思瑞浦、杰华特、圣邦股份、纳芯微、艾为电子、希荻微、必易微、南芯科技等。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3)技术迭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