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美国就业数据点评(2025.7):美国就业大幅降温,美联储降息板上钉钉了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大幅偏低的同时失业率走高,并大幅下修此前两月的新增就业数据,劳动力市场或的确受到加征关税的较大冲击。据当地时间8月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仅7.3万人,并同时分别大幅下修5月、6月新增非农就业12.5万人和13.3万人至仅分别新增1.9万人和1.4万人,修正后,25Q2月均新增非农就业仅6.4万人,较修正前数据大幅下行8.6万人。由此,美国7月失业率也在6月小幅下行后重新反弹0.1个百分点至4.2%。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大幅跳水,至周五收盘日内大幅贬值1.38%至98.69。从新增就业行业分布来看,7月教育医疗行业新增就业人数最多,达7.9万人,也是4月以来新增就业最多的行业,近四个月合计新增就业人数高达28.6万人;此外,信息金融地产和批零交运公用事业也分别新增1.3万人和1.1万人。而专业商务服务、制造业、政府部门和采矿业当月就业则分别减少1.4万、1.1万、1.0万和0.4万人,其中,制造业新增就业连续三个月减少,共计减少达3.7万人。修正后的数据和7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结构指向与此前两月数据完全相反的结构:即美国主导先进产业链向本土回流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加征关税初期对美国本土尤其是制造业的生产实际上的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严格的移民管控措施下,7月代表潜在劳动力供给水平的劳动参与率再度下行,受此影响,平均时薪同比也出现反弹。代表潜在劳动力供给水平的劳动参与率连续第三个月下行,较6月再度回落0.1个百分点至62.2%,创2022年12月以来最低水瓶,凸显在特朗普政府严格执行的移民管控政策下,美国的劳动力供给正在持续减少;由此,反映劳动力市场均衡价格水平的平均时薪同比在连续三个月持平后小幅上行0.1个百分点至3.9%,并将6月薪资增速上修0.1个百分点。数据结构显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短时间内或确实部分受到加征关税的冲击。但同时也需注意,新一轮财政扩张法案当前已经在美国国会通过,中长期视角来看,一方面,美国居民的收入将受财政补贴拉动而产生直接上涨;另一方面,企业在美国本土投资生产受到税收政策倾斜鼓励后,预计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由此,短期的劳动力市场冲击预计将随着美国财政扩张方案的推进而加速消退,后续,薪资增速的上冲或意味着通胀中与之相关度较高的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价格也将随之上涨,薪资通胀螺旋后将有滞后性演绎路径。
劳动力市场当前呈现出的供需两侧同步降温趋势仍具有较强的暂时性特征,且尚未进一步传导至通胀数据。随着财政扩张法案的稳步推进,以及美国与各主要贸易对象国达成协定,预计后续美国劳动力市场仍有较大概率会重回升温。美国7月新增就业大幅偏弱、劳动参与率连续回落的同时失业率和薪资增速同步上行指向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在供需两侧同步降温的格局。但随着“大而美法案”的落地实施,美国企业在本土投资生产将得到大规模税收减免,产能向美国本土回流势必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加之财政也将直接对居民进行个税抵减,美国居民的收入将再度得到较强支撑。同时,近期美国与各国达成的关税协定均指向对美国有利的一面,日本、韩国、欧盟在分别被加征15%关税的基础上,还承诺对美国进行不同额度的巨额直接投资,此外,欧盟还需额外从美国购入巨额军事及能源产品。预计在税收减免及海外增量投资的拉动下,美国产能重构的进程将稳步推动。短期内的劳动力市场波动并非美联储决策的唯一影响因素,此前鲍威尔也曾强调过,若劳动力市场只单独降温而不对通胀产生更大的影响,美联储也不会采取大幅降息的操作。目前来看,劳动力市场的小幅降温尚未传导至美国通胀,后续随着劳动力市场大概率重回升温区间,通胀仍然承受着较强的上行压力,美联储的降息空间预计仍将受到限制。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