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企业短贷高增与票据利率的窄幅波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银行呈现用企业短贷代替票据冲量的信贷新特征
2025年以来银行“以票冲贷”现象并不突出,企业短贷的规模多次出现超季节性增长。3月、6月当月新增规模分别为1.44/1.16万亿元,高于往年同期均值4582/4832亿元。同时观察到票据融资在6月明显缩量,当月规模-4109亿元,明显高于近三年均值(-139亿元)。一方面,银行在盈利压力下更注重收益,为缓解息差压力,有意压降低息票据资产。另一方面,国央企账期管理趋严催化企业短贷规模增长。2025年3月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中提出“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或进一步催化了大型企业用短期贷款替代商业信用的行为。一般来说制造业PMI银行表内外票据总量呈现正相关的趋势,但5月以来制造业PMI回升进程中,企业开票总量明显下降,或侧面反映该政策对企业一级市场开票形成影响。此外,银行月末/季末冲贷款的方式还有法人账户透支和福费廷,纳入一般性贷款统计口径,是企业短贷冲量的一种形式。
2025年以来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波动性明显减弱
2025年上半年6M转贴现利率在0.98%~1.60%区间窄幅波动,2023年和2024年同期票据利率波动幅度则分别为170BP和105BP。由于票据利率兼具资金属性和信贷属性,(1)年初以来银行更倾向于用企业短贷冲信贷规模,票据的信贷属性有所弱化,从而票据利率未呈现出“月末跳水”特征;(2)从3M-Shibor的利率走势来看,今年资金利率较2023年和2024年也更为平稳。(3)此外,银行盈利压力加剧,低息票据比价效应不强,这对票据利率的下限形成约束,而信贷需求不足又抑制了上行空间,多因素下,形成了年初以来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窄幅波动的特征。
7月末票据利率急剧下跌,同时6M转贴现利率与3M明显倒挂
7月末各期限票据利率急剧下跌,或反映7月一般性贷款投放较弱,月末加大收票力度填充信贷规模。同时7月初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就大幅下行至1%以下,但月初短期票据利率走势平稳,1M和3M期限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在1.2%附近窄幅震荡。票据利率倒挂的背后,我们认为反映了银行对远期信贷需求的预期不佳,银行抢配6M票据贴现,年内可缓解信贷规模增长压力,2026年初到期可为开门红的信贷投放腾挪额度。
投资建议
我们推荐标的仍延续前期红利逻辑:1、零售风险可控,拨备调节盈利能力突出的国有行;2、安全边际高、存量风险有出清迹象的股份行;3、盈利增长有空间,拨备反哺能力强的城、农商行,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渝农商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