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2025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十五五”提质增效,关注政策预见性

来源:西南证券 作者:叶凡,刘彦宏 2025-07-31 12: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2025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十五五”提质增效,关注政策预见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评
“十五五”时期经济提质增效,GDP增速中枢需在4.5%以上。此次政治局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具体来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表述上看,“十五五”时期对经济的评判标准将更加侧重于发展的质量,而且与“十四五”相比,将更加注重高水平安全。经济发展方面,2021-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隐含着我国年均GDP增速要达到4.7%左右,2021-2024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5.4%左右,意味着“十五五”期间(2026-2030)GDP增速中枢仍需在4.5%以上。
宏观政策兼具稳定性和预见性,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来看,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表述上颇为乐观。2025年上半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加码、靠前发力,上半年不变价GDP同比增长5.3%,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尽管在美国关税扰动下,出口压力有所增加,但我国出口仍实现了5.9%的同比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企业生产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然而,不可忽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如关税博弈、海外经济走弱以及内需疲弱等。同时,部分经济指标在6月份边际走弱。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下滑0.9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边际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也较5月边际回落1.6个百分点至4.8%。因此,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不变,近期政策重心更多在于对前期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若后续经济压力增大,宏观调控政策要“适时加力”,财政与货币政策仍有望组合发力。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重点提及“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地方专项债来看,上半年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约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发行进度约49%,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截至7月30日,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量进一步提升至6169亿元,为全年发行高峰。上半年专项债重心在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存量,下半年支持项目建设的专项债资金有望加快释放;从超长期特别国债来看,今年我国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截至7月24日,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7330亿元,发行进度达到56%,整体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三季度有望保持较快发行节奏,在“两重”“两新”政策驱动下,更多实物工作量将加快形成,对基础设施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另外,税收政策还将“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助力稳外贸。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望保持适度宽松。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5月初央行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等三大类十条措施。此次会议未明确指出“降准降息”,短期内降准降息可能性偏小,但若经济转弱,总量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后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精准滴灌,重点领域新增“小微企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存续10项,余额合计5.9万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
商品和服务消费双轮驱动,协同推进民生和消费。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上半年国内消费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助力,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其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长5.1%,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等品类零售增速较高。6月份消费增速的边际下滑,或反映出补贴政策的边际效用在逐渐减弱,以及居民收入预期仍有待提振。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第3批690亿元资金已经于7月下达,10月将下达第4批资金,继续助力国内消费需求。另外,随着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加速跃迁,服务消费发展潜力巨大,是提振消费的重要着力点。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2个百分点。后续政策可能从消费补贴倾斜、创新消费场景、加强品牌培育等方面促进服务消费。此外,会议还指出“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可能也会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支出来提振消费需求。
房地产进入“缩量提质”时期,城市更新将加快。“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或是后续房地产相关政策重心。目前国内地产传统粗放、快周转的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政策重心正在从“放量”转向“提质”。7月地产成交边际走弱,截至7月29日,7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地产市场仍在降温。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未来我国房地产将进入“缩量提质”时期。7月初,住建部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的通知,“好房子”推出有望在激活改善型需求的同时稳住房地产市场。城市更新方面,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2025年,中国城市更新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6万亿元,同比增长18.3%,下半年城市更新有望成为政策的主要抓手,地下管网等更新改造进度或将加快。
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此次会议的提法改为“纵深推进”,意味着后续将进行更深层次的推进和发展。“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在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提出了方向性、框架性指导和阶段性工作要求。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需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与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提法相似。这一轮的产能过剩不仅仅包括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也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兴产业。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以及非理性竞争也催生了产能迟迟难以出清的问题,商品价格持续走弱。这轮产能出清更多需要从制度层面改革,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政策节奏上可能更加循序渐进、因业施策,并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国内外经济波动超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西南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