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营收再创新高,乘上商业航天和国产民机发展东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航天环宇(688523)
事件:
4月29日公司公告,2024年实现营收(5.08亿元,+11.36%),归母净利润(1.02亿元,-24.42%),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22.75%);毛利率(43.67%,-7.58pcts),净利率(21.96%,-8.34pcts)。
2025Q1营业收入(0.61亿元,+40.61%),归母净利润(0.10亿元,+145.34%),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由亏转盈);毛利率(46.18%,+10.21pcts),净利率(15.06%,+4.73pcts)。
投资要点:
公司2024年营收创近年来新高,2025Q1业绩取得开门红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08亿元,+11.36%)稳步增长,创近年来新高,连续六年正增长,毛利率(43.67%,-7.58pcts)有所下滑,主要系受产品结构变化,下游主机或总体客户价格下降的影响所致。公司归母净利润(1.02亿元,-24.42%)和净利率(21.96%,-8.34pcts)均有所下降,主要系研发费用(0.60亿元,+25.64%)和销售费用(0.11亿元,+35.04%)快速增长、部分奖补资金已于2023年支付完毕导致其他收益(0.16亿元,-41.57%)明显下降等原因所致。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0.61亿元,+40.61%)和归母净利润(0.10亿元,+145.34%)同比快速增长,主要系通信及航空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1.52%,+0.73pcts)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率(2.26%,-0.17pcts)和管理费用率(7.21%,-0.86pcts)有所下降;财务费用率(0.15%,+0.41pcts)有所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短期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付增加,协定存款利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所致;公司持续增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11.90%,+1.35pcts)有所提升,从在研项目来看,包括部分航空动力、紧缩场项目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应用阶段,我们认为将逐步对公司业绩增长产生驱动作用。
资产负债表端,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0.09亿元,+413.99%)大幅增长,主要系个别合同预收款;在建工程达到(3.20亿元,+84.34%),主要系航空产业园建设投入、待安装调试设备增加;存货(1.60亿元,+26.21%)快速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向关联人销售产品、商品金额为1.05亿元,相较去年发生额0.40亿元,增长162.50%。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57亿元,+45.93%),主要系收入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6亿元,+88.84%),主要系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影响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62亿元,-107.30%),主要系去年同期IPO募集资金流入及报告期现金分红、股票回购所致。
航空航天工艺装备和航空产品业务快速增长,身处航空航天高景气发展赛道
公司主营业务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主要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提供技术方案解决和产品制造的配套服务。公司客户包括航天科技、中国电科、航天科工、中科院、航空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
①宇航及通信产品:2024年营收(1.98亿元,-30.77%)有所下降,主要受宇航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与产品结构变化双重影响所致,营收占比38.91%,毛利率(54.59%,-1.03pcts)略有下滑。
宇航板块业务主要包括承担星载微波天线、微波器件、机构结构、热控、星体结构及太阳翼等核心零部件的工艺技术研究、精密制造、装配、测试、环境试验等任务。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板块产品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天线、地面测控天线和特种测试设备三个类别。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一体化阵面、缝隙阵天线、导航增强天线、有源板、星载复材结构件等产品;完成了各型天线、集装箱测控数传天线、商业低轨卫星互联网测控与馈电天线、车载卫通天线、各类型紧缩场反射面等产品。公司作为地面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完成了“千帆”星座4.5米测控天伺馈、“千帆”星座1.8米馈电天伺馈产品的研制,并在首次星地建链工作中取得圆满成功。
②航空航天工艺装备:2024年营收(2.27亿元,+81.37%)高速增长,主要系客户新增任务工装需求增加所致,营收占比44.65%,毛利率(40.71%,-1.35pcts)略有下滑。
产品主要包括金属及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工艺装备、装配型架、复合材料零件自动化生产线、部段和整机装配生产线、非标装备等产品的研制、维修及服务。
报告期内,子公司湖南飞宇中标“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29项目复材工装框架协议项目”,成交金额不超过1.75亿元;同时正在研制多个类型的C919部装产线工艺装备,为国产大飞机的批产助力;湖南飞宇己整体搬迁至航空产业园,厂房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新增自动化加工、检测、调试设备数十台套,极大提升了公司工艺装备的研制条件和产能;全资子公司自贡环宇在四川自贡航空产业园开展产线建设,自贡环宇现已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己处于收尾验收阶段,达产后将会在无人机制造与装备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化优势;年内,公司主要完成了各型飞机、无人机的复材机身结构、机翼、进气道、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组件等产品。
③航空产品:2024年营收(0.83亿元,+84.81%)高速增长,营收占比16.39%,毛利率(25.87%,-16.85pcts)有所下降,主要系项目构成较上年有明显变化以及生产设备转固投入使用,折旧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产品主要包括复合材料结构件、复合材料功能件、金属零部件。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高难度进气道工装、C919产线工装、C929机翼蒙皮工装、C919及C929平尾、机翼试验件工装、机头填充平台、侧壁板工作台、进气道夹具等产品。
整体来看,公司所处航空航天赛道正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伴随近期国网星座、千帆星座、银河航天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等成功发射,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我国卫星发射数量在未来几年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同时,随着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以及产能提升项目的逐步建设,国产大飞机C919的交付量有望稳步提升,交付节奏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结合传统航天产业、商业航天以及国产大飞机等领域的加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充分受益。
开展股份回购,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
公司2024年2月公告,拟使用IPO部分超募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高于1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0元/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0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75%,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22.37元/股,最低价为15.43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5942.61万元。
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有利于公司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维护公司股价稳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后续回购股份拟用于开展股权激励,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团队以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绑定,谋求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
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针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有如下观点:
1、伴随我国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卫星发射数量在未来几年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公司积极布局卫星通信产品、地面测控装备、特种测试装备、星载通信有效载荷等业务的业绩兑现有望进一步提速。
2、受益于国产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以及产能提升项目的逐步建设,公司航空航天工艺装备和航空产品板块有望充分获益。
3、公司各业务除在军工领域外,广泛涉及民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有望在业绩提升的同时享受多个主题活跃带来的估值溢价。
4、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市值管理,维护股价稳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后续回购股份拟用于开展股权激励,有望进一步调动公司管理团队以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谋求长远发展。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6亿元/8.18亿元/9.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40亿元/1.70亿元,EPS分别为0.29元/0.34元/0.42元,维持“买入”评级,给予目标价24.65元,分别对应85倍/73倍/59倍PE。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部分产品客户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产业园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