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每周投资早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A股大势研判】
回顾过往,2025年4月初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公布后,资产预期发生较大变化,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下跌,A股也被拖累下行。但紧随而来的是监管机构发声稳市场,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入市维稳、各上市公司加码回购增等,有效推动市场回升;叠加5月7日央行等三部门联合会议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截至2025年5月14日,国内主要指数均已修复前期低位。至此,自4月7日以来关税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指数大跌后的修复行情,基本成功。
不过,虽然市场成功回补此前大跌缺口,也虽然市场收复此前下跌失地,但此次修复行情来说,主要由政策刺激与情绪修复驱动。技术面上,指数快速收复失地形成“V型反转”,但短期急涨消耗了政策利好动能,修复至压力位后缺乏新催化剂,在此之下,这里的修复行情或告一段落。在多重隐忧之下,阶段性仍有压力:
首先,盘面上看,近期市场板块呈现出快速轮动的特征。资金在军工、航运港口、大金融、美容护理、人行机器人等题材间快速切换,缺乏持续性主线。反映出市场信心不足,资金更倾向于短线博弈,使得整体赚钱效应不佳。
其次,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虽然中美经贸声明虽远超预期,但并不意味着关税影响就此终结。事实上,后续关税谈判仍需持续推进,可能还存在诸多变数。
再次,技术面的压力。3400点作为前期密集成交区,积累了不少套牢盘,与此同时,上周三大金融拉升下市场成交额并未明显放大,反映出投资者追涨意愿不足。
最后,当前市场的核心影响因素在于国内基本面。4月公布的制造业数据重回荣枯线下方,而4月人民币贷款不及预期,说明国内经济修复不强。尽管关税有所下调,但目前关税比例依然较高,对经济仍存在一定影响。若后续经济数据表现平稳,市场有望得到更好提振;但倘若经济数据平淡,市场压力可能依旧存在。
因此,在“对等关税”利空下跌以及政策干预下的修复性行情之后,市场将进入传统的业绩“真空期”,缺乏盈利数据指引叠加基本面修复不强,获利盘了结与观望情绪可能主导短期走势。后续需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变化以及成交量变化,同时重点留意经济数据(尤其是出口数据)的表现以及出口产业链修复的持续性。若市场预期不佳,后市或仍有震荡回撤。
操作上,避免盲目追涨杀跌,注意板块轮动,踏准节奏,高抛低吸或是占优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