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看多中国系列之二:关税对冲政策组合:杠杆、约束与推演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何宁,陈策 2025-04-20 15:1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看多中国系列之二:关税对冲政策组合:杠杆、约束与推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引言:近期市场关注美国对华关税大幅加码对出口和经济民生的拖累,以及后续扩内需政策如何演绎。本文旨在测算各类政策的财政乘数、约束、空间,并给出三种关税情形下可能的对冲政策组合及其规模。
消费:应对关税扰动,扩内需和促内循环之首选
1、消费品以旧换新。(1)杠杆倍数约2.3倍:基于DID模型测算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边际拉动,模型R方为0.784,各期交互项treat*after的p值均显著,即2024年9至12月的消费政策拉动效应可能为601、922、995、912亿元,合计约3430亿元,杠杆倍数或为2.3倍。(2)约束或在于商品消费的潜在透支效应,后续消费品补贴扩容规模或不大,可考虑服务消费券(餐饮、旅游、电影、体娱等)。
2、生育补贴。(1)资金规模:若呼和浩特方案推广至全国,则2025年或需财政支出约1000亿元、2025-2029年均约2000亿元,根据OECD数据回归测算2025首年有望促进新生32万人口。(2)杠杆倍数短期约0.9倍、中长期明显增厚至约1.3倍。其对经济的拉动包括直接提振育龄群体消费支出,促进新生从而间接释放小孩抚养需求以及未来住房消费。测算1000亿元生育补贴拉动2025年GDP871亿元、杠杆约0.9倍、拉动GDP增速0.06%;2025-2029年均拉动GDP2587亿元、杠杆约1.3倍、拉动GDP增速0.16%。
3、收入性政策(养老+医保+劳动工资)。(1)2025年已落地收入性政策包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约414亿,医保补助约404亿元,部分群体涨薪等。(2)收入性政策以消费倾向作为杠杆倍数:按美国情形推算,我国老龄群体(65岁以上)、医保补助(全体居民)、劳动群体(25-64岁)、中低收入的消费倾向分别为75%、68%、64%、90%,分别作为养老金、医保、劳动工资上调、中低收入群体补贴的杠杆倍数。(3)收入性政策空间或达GDP0.6%。1999年财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支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财政支出达540亿元、占当年GDP0.6%。
投资:杠杆倍数高于消费但约束较多
1、基建投资:杠杆倍数约2-3倍,但约束在于基建投资回报率持续下滑,符合收益率要求的项目储备可能有限。3626家城投公司财报显示,ROE中位数已从2014年的2.87%降至2023年的1.09%,ROA中位数相应从1.58%降至0.47%。
2、制造业投资:杠杆倍数约1.5-1.7倍。从产能利用率、PPI、库销比等指标来看,制造业尤其是新质生产力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若大力支持制造业投资不利于供需缺口收窄和价格水平回升,政策可能精准滴灌定向支持芯片半导体等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行业。
3、房地产:政策工具箱可能包括再增一批货币化安置规模,扩大地方收储力度,放开一线城市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和公积金利率等。2015-2019年全国棚改完成投资约7.4万亿元、PSL最大投放规模为3.6万亿元,则杠杆倍数约为2.1倍。
稳出口政策与经贸合作并进
(1)出口退税:稳出口常用政策,约束在于不利于出清依赖退税打价格战的企业,以及我国需修复中欧经贸关系、合作应对特朗普关税;(2)出口转内销:2020年6月17日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2025年4月10日京东宣布未来一年内将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我们判断本次可能会有资金支持,例如外贸企业补贴、平台采购补贴、出口转内销消费券等形式。(3)欧盟财政转向,中欧关系缓和有利于对冲部分出口。2021-2024年,欧盟对华进口依赖度从8.5%降至4.9%。但近期中欧多次释放积极信号,若欧盟对华进口依赖度提高1个百分点,可消化我国出口1200亿美元。
三种关税情形下的政策对冲组合
假设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形,关税分别拖累2025年GDP1.0、1.5、2.0个百分点,并进一步试算了可能的政策对冲组合及其规模。以中性情形为例,需投向消费6800亿、地产1000亿、基建1500亿、制造业500亿,合计9800亿元。中性和悲观情形或需额外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财政资金。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